中西方科学技术进展的比较(5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西方科学技术进展的比较作者:张文星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23 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进展的动力源、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生产力进展的倍增器、社会进步的杠杆、人类生存与进展的根本力量,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制高点。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日,增强社会的科技意识,提高人们的科技素养显得特别重要。要实现这一使命的途径很多,学习中西方科学技术进展史是行之有效、多快好省的途径之一。 科学进展史表明,科学和技术的进展不是直线运行的,在政治国家和经济因素的制约下,它有低谷,也有高潮,且中心地区也在不断变迁。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 3 个长周期的科技高潮及 3 次科持中心的转移。第一次高潮发生在远古时期到公元前 3 世纪,科技中心在古希腊、罗马;第二次高潮发生在公元前3 世纪到公元 13 世纪,科技中心在汉唐宋元(前期)的中国;第三次高潮发生在公元 14 世纪—20 世纪,科技的中心在文艺复兴后的西方。 科技进展进程的比较 一、古希腊、罗马科技进展先声夺人 远古时期到公元前 3 世纪科技进展的中心在古希腊、罗马。 中国自北京人学会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和使用天然火开始,标志我们的祖先开始了原初的科技的制造发明,进入奴隶社会后,我国的科技有所进展。我国前秦的夏、商、周,科技的优势主要在系统的天文观测、天干地支的发明和青铜冶炼的高度发达。如春秋时期的 37 次日食记录,冬至和夏至的测定,哈雷彗星的观测,战国时期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医学上的《内经》、扁鹊的四诊法,青铜艺术方面: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战国时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和音乐方面的全套编钟;水利建设上的都江堰、郑国渠等在当时世界有一席之地,但总体水平不如西方古国。古希腊、罗马的历法、萌芽状态的几何、进位制,青铜、铁器,雄伟的巨石和泥砖建筑独领风骚,它们的科学技术登上了西方古典时代的顶峰。 二、古代中国科技进展独占鳌头 公元前 3 世纪到 13 世纪科技进展的中心在中国。 秦汉时期的世界,科技的主要领域开始形成独立体系。中西方在科学上各有长短,东汉宦官蔡伦的造纸术,张衡的浑天仪、地动仪,“医圣”张仲景的《损害杂病论》、华佗的“麻沸散”等制造发明突出。尤其是秦王陵兵马俑体现了我国科技进展的精湛水平。秦汉时期中国的科技和西方的科技各有特点。数学方面,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