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1、质量的概念和质量保证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很多,实验过程中,仪器、试剂和操 作等均会引起试验结果的误差,衡量检验结果的质量常用准确度和 精确度,或特异性和灵敏度。具体采纳哪一种指标应根据实验的性 质决定,目前临床细菌学检验的工作内容大致有 3 类,衡量起质量的 技术指标不完全相同。第一类是检出细菌的实验,包括标本直接涂片检查和细菌分 离培育。现代的细菌感染混合菌较常见,一份标本中,会有 2 种以 上细菌存在。无论标本直接涂片还是分离培育,检验结果必须如实 反映感染病灶中细菌的真实情况。这类实验的质量,应该用细菌检 出率或细菌分离率来衡量。第二类是鉴定细菌的实验。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及形态学、 血清学的手段来鉴定病原菌。对分离到的病原菌都做出准确的鉴定 是反映细菌事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类是药敏实验。有稀释法和纸片法,前者是半定量的实验, 可以用准确度和精密度来衡量,后者以敏感或耐药的形式报告,属 于定性的实验,但实验过程中测量抑菌环是定量的指标。也应以准 确度和精确度衡量。所以实验室人员必须清楚认识到以上这一点,在实验室的设 计和管理方面就应该主动设置误差检测系统,实验中一旦出现误差 及时发出警报,查明原因及时纠正。2、室内质量控制2.1 在职人员须受过细菌学检验的专门基础教育以及相关的生物交全防护 知识,并以细菌检验为专业,及时终结并积累工作经验。作人员必须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技术操作须完全遵守操作 规程,并直接参加质量控制工作。工作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新 进展,将所掌握的新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注意利用一切机会培育技术人员,积极参 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专业培训班,猎取新信息。因为细菌学检 验,投资人员培训远比投资与仪器设备更重要。2.2 操作手册及参考书2.2. 1 细菌室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本指导日常工作、简 明扼要的操作手册,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修改。细菌室应准备一些细菌学参考书,解决某些少见的菌种的分 离鉴定,推断细菌的致病性及向临床医生解释结果时用。3、设备质量控制3.1 温箱、冰箱每日工作开始,在打开温箱或冰箱等控温设备前,以 及下午下班前须观察当时设备的温度并记录。3.2 高压灭菌器须定期检查灭菌器的灭菌效果,至少每月 1 次。测试 方法可用留点温度计或嗜热芽胞菌等,并定期维修。3.3 生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