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管理实行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科学用血,避开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对的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涉及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为保证临床用血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法律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本实行细则。第二章输血申请第二条申请输血应由临床主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核准全名签字,连同病人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第三条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病人或其直系亲属说明输注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映和经血液传播相关性疾病的也许性,征得病人或其直系亲属的批准,并在《输血治疗知情批准书》上全名签字。《输血治疗知情批准书》归入住院病历或门诊病历档案。如未建立门(急)诊病历保管的,应当由医护人员在递交《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同时,将《输血治疗知情批准书》送至输血科保存。患者输血相关检查报告单贴病历后由患者本人保存。无直系亲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批准、备案,并记入病历保存。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成或超过 16 毫升时需履行报批手续,须经科室主任署名或输血科医师会诊批准,报医务科批准(急症除外)。紧急情况下,可以先输血,审批手续应在事后补齐。第四条申请输血患者,应进行输血前的检查涉及:1.输血相容性检测:ABO 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实验。2.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等)。第五条初次输血患者必须进行输血前的检查,间隔三个月应重新进行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等)。第六条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负责采血和贮存,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涉及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行。第七条麻醉科医师在术前访视患者时,应仔细核查《输血治疗知情批准书》、输血前的检查等备血情况,对于违反规定的应当提请患者主管医师及时备血。第八条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检、复检,并负责调配血液。第九条 对于 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