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关天的瓦斯监控 信息化保障煤矿安全煤炭的持续涨价,让很多企业赚了个钵满盆盈。有些人只顾挣钱,只抓生产,把“安全”两字抛在脑后,导致煤矿爆炸事故频发。6 月底召开的全国煤矿推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给煤炭企业下了硬规定:到今年年底之前,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全部建立并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原国有重点煤矿企业要实现矿务局(集团公司)内部连网;国有地方煤矿、乡镇煤矿要实现县(区)范围以内连网。这就像在煤炭企业头上套了个紧箍咒。假如煤炭企业想继续生产,继续生存,继续制造利润,就必须要把瓦斯监控放在第一位。但是,瓦斯监控系统这么好上吗?人命关天的瓦斯监控,仍然有不少需要跨越的坎!信息传递,短一米也是灾难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测的是什么?是在地下几百里甚至几千里的瓦斯深度是否超标,是否有明火、自燃等安全隐患。但要让矿井监控室的人了解这些指标,甚至让上一级的集团公司对此了如指掌,就有难度了,传输问题首当其冲,信息传输半径即使只短了一米,也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比如将瓦斯浓度监测头监测到的数据从井下传到井上,再从井上传递到监控站进行监控和分析,最后将处理意见传回井下,该用什么方法?很多地方甚至连电话线都没有,怎么解决?方法一:铺设电缆。通过光缆将井下信息和井上信息互通,同时用数字信号代替以前的模拟信号,增强信息的准确性,免受干扰。XX 省邮电建设工程局承建的山西朔州市煤矿瓦斯监控系统光缆工程 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该工程覆盖朔州市朔城区、平鲁区、山阴、怀仁、右玉 5 个县区的 200 余个矿井,共有 40 多个接入网点,架挂 600多公里光缆,投资 1400 多万元。适用企业:矿井相对集中。难点:铺电缆相对价格较贵,投资大,对于一些小型矿山或相对流动性的煤矿企业来说不太现实。方法二:短信息。这里的短信息并不是平常我们常用的短信息,因为井下几百里是没有信号的。瓦斯监测系统所用的短信息是数字蜂窝无线网络的短信通讯方式,即将瓦斯浓度检测探头和风速传感器安放在主回风井(巷)的适当位置,当瓦斯浓度、风速超过限定值或主扇开、停或运转负荷变化较大时,短消息发送模块向监控中心和值守人员同时发送相应的短消息并报警。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就建立了一个瓦斯超限短信息发报系统,通过特定程序对各矿监控主机上传的监控信息进行分析、过滤,再根据超限幅度大小和受信领导级别进行分组群发。集团公司和各矿相关领导均能及时掌握瓦斯超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