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防范措施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防范措施_第1页
1/6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防范措施_第2页
2/6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防范措施_第3页
3/6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防范措施一、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因素分析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因素较为复杂,综合对不安全行为分析,有诸多因素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其中有个体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客观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等。根据员工平常作业中的行为表现,对不安全行为因素分析如下:(一)易发生不安全行为的重要人群:1、新入企员工;2、劳务工;3、工龄长的老员工;4、培训、学习不到位的员工;5、作业流动性大的员工(辅运车辆司机居多);6、固定岗位点、单岗作业人员;7、情绪低落、心、不在焉的员工;8、外委施工队人员等。(二)不安全行为发生的主观因素:1、新入企员工对安全作业的概念模糊,不知道怎么做安全、怎么做不安全。2、个别劳务工文化限度低,从事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时,对此项工作理解不够透彻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3、许多工龄较长的老员工,从事此项工作时间较长且未发生过安全事故,思想比较麻痹,总认为自己一直这么干也没有发生事故,久而久之养成习惯性的不安全行为。4、个人不能仔细参加安全培训、学习,安全意识淡薄,对不安全行为也许会导致的后果结识局限性,在具体的作业中随意发生不安全行为。5、图省事、怕麻烦,侥幸心里作怪。间或的一次不安全行为估量也不会发生事故的心理而发生不安全行为。6、作业过程中思想开小差,心、思没有用在工作上,导致作业程序不法律规范,发生不安全行为,甚至导致事故。7、作业流动性大的员工,由于违章隐蔽、查处难等实际情况,发生不安全行为。8、单岗作业人员主观安全意识松懈,睡岗、脱岗类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9、外委施工队人员素养低,流动性大,应付、凑乎的思想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三)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客观因素:1、由于总考虑要完毕生产任务才有效益,导致重生产违章指挥,赶产量、进度违章作业,特别在设备抢修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类不安全行为。2、作业环境(条件)较差、设备不完好、安全设施不齐全等因素形成了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客观条件。3、单位培训不到位,员工技能和安全意识得不到有效提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规定。4、单位安全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形成了不能全员参加治理不安全行为的被动局面。5、对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措施贯彻不到位。没有对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进行仔细的分析梳理,并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6、对不安全行为治理的方法和手段简朴、粗暴,导致员工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根治。7、班前会组织得不好,员工对作业场合情况了解不够,对相关规定掌握不到位,上岗后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防范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