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读《弟子规》“入则孝”篇有感在老师的指导下略读了一下《弟子规》,感受颇深。《弟子规》是仅次于《三字经》叙述人生道理的三字真言。它是清代的一个秀才写的。写的灵感,应当是来自于《论语》。开篇“总叙”便是论语中的“学而篇”。“总叙”是全篇的中心,简洁介绍总结了一下《弟子规》叙述的东西:“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言,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其它的我们不加叙述,单单来说一下“孝”。这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了。“百善孝为先”,“孝”指的是对于父母的态度。在《弟子规》中的位置是“入则孝”。也就是进家要孝顺父母。其中的内容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意思指父母召唤,应准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即动身去做,不行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育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第2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我们好,应当尊敬的倾听。做错了事,父母责怪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行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难过。现在的儿女,对于这一点几乎是做不到的。特殊是我们这段年龄,正处于叛逆期。叛逆期大多在十三到十八岁。由于心智还没有进展成熟,需要大人操劳,但是又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经常会忤逆大人,经常以自己的想法为中心。这个行为我并不能说是错误的。“经受过风雨,才能见彩虹。”有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别人指出来的路可能是最便捷的路,但是只有我们自己尝试过,才能懂得自己最想要什么,自己做错了什么,才会记忆深刻。另一个行为我就极度反感了——顶嘴。这时候我应当要提到“入则孝”的最终两句——“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意思是指: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当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恳切,声音必需严厉,并且和颜悦色,假如父母不听规劝,要急躁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心情好转或是兴奋的时候,第3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再连续劝导;假如父母仍旧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受得痛哭流涕,也要请求父母改过,纵然遭受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对待父母,无论何时都应当温声细语。父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存在。无父母,则无我。何来人生?说起来,顶嘴真的是特别稚嫩的行为,父母并不是你的敌人不是么?“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友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日在外的情形告知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知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常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转变,以免父母忧虑。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假如任性而为,简单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第4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担忧,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行以私自保藏占为己有。假如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肯定很难过。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当尽力去预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当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损害,让父母亲忧虑。要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不行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当父母亲宠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简单的事;当父母亲不喜爱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峻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愿,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事实上,无论是面对父母还是面对别人,就像是镜子一样,露出微笑,它也会微笑。在这里举两个例子吧。一个是晋代的王祥。后母对他不好,常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不是,因此王祥失去了父亲的疼爱。后来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获,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