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过程工作流的瓶颈管理方案研讨企业过程工作流的瓶颈管理----再工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计算机软件工程中,后来人们将其引入企业管理领域,为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影响波及全球。近年来,随着企业过程再工程(BPR,即人们一般所说的企业业务重组)理论和实践的兴起,关于工作流的问题成为讨论和实践的热点,而信息技术的进展正成为其最主要的工具。 ----工作流管理的目标就是发现工作流的瓶颈,解决瓶颈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它不但对软件开发企业有用,也适用于任何企业。本期专期将全面介绍企业再工程、工作流的概念、工作流瓶颈的发现方法及解决方案。作者是复旦大学博士后罗邦钿和福建省委办公厅技术中心罗邦莹高工。 ----1.认识企业过程再工程 ----企业过程再工程是当今西方管理理论讨论的热点。当前世界上一些知名企业已经或正在实施再工程,有的已经达到预期目标,使企业的营运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2.企业过程工作流与再工程 ----"工作流"是外来词,对应于"Workflow"和"WorkFlow"。前者侧重于技术上的讨论,后者侧重于思想上的讨论。本文首先提出了自己的工作流定义,拓展了原有定义的内涵;然后讨论了再工程对工作流的影响。 ----3.分解法确定工作流的瓶颈 ----确定瓶颈的方法有关键路径法、网络评审法、负荷分析法等。本文经过使用分解的思想,结合生产过程中负荷法的一些观点,运用数学中的矩阵方法,提出一种优化工作流的分解方法来找出工作流的瓶颈。 ----4.工作流瓶颈的解决方案 ----工作流的瓶颈确定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是找出解决瓶颈问题的方法。工作流瓶颈的解决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例举了生产过程工作流瓶颈的四种类型,分析其瓶颈的解决方案,以说明工作流瓶颈的一般解决方法。 认识企业过程再工程----"再工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计算机软件工程中。1990 年,美国 MichaelHammer 博士首先提出了"企业过程再工程"(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概念,并将它引入到西方企业管理领域。由于再工程理论突破了传统的企业分工思想,强调以过程为核心,改变了原有的以职能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为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因此在短短的数年间,在西方企业界掀起了讨论和实施再工程理论的热潮,并被誉为是 18 世纪英国经济学家 Adam Smith 的专业分工理论之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企业管理理论。 一、企业过程再工程的本质特征----MichaelHammer 博士首先提出再工程概念,她认为企业过程再工程是对企业过程进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