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自评报告一、执行情况: 1、领导重视,组织分工明确我中心领导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能力的建设,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的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及卫生应急工作小组。针对各级医疗单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要求要点,明确传染病防治的工作责任,并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方式进行督导检查。同时加大了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积极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参加省州级的各类业务培训及对辖区内各医疗单位防保人员的业务培训。 2、提高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利用去年我县创建省级应急示范县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传染病的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并完善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鼠疫、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24 个相关传染病防控工作及应急处置预案,为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理等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指导依据;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队伍,并组成了疫情监测、调查处理、消毒隔离、医疗救治等分队,为传染病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提供了组织保证;为满足传染病的集中救治和观察鉴别,各医疗机构改造建设了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配备了专用的设备,配齐了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为各类传染病人的科学、法律规范救治制造了条件。3、仔细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仔细落实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建立了以县疾控中心为龙头,县乡医疗机构为枢纽,村级卫生室为依托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网络,实行传染病逐级上报制度,同时县疾控中心公布了疫情电话,实行 24 小时电话值班制度。目前,我县网络覆盖率为 100%,因此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均开通了“国家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专报系统”,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各医疗单位还指定专人监督本辖区(单位)传染病管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门诊医务人员对就诊病人进行门诊登记和可疑病人筛查,对传染病依法进行填卡报告。通过实行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确保了发现疫情及时上报,杜绝了漏报误报现象。 4、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卫生技术人员和广阔群众对《传染病防治法》的认识和了解为了加深广阔人民群众对《传染病防治法》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实行不同形式,充分利用电视、手机短信平台、宣传折页等,就《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传染病相关知识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坚持将《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管理、预防治疗等相关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基础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