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安全常识 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安全常识 1、为保障学生安全,体育课前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答:(1)课前仔细检查体育设施是否安装牢固安全可靠; (2)体育老师要必须合理划分运动场地和设置警示标志,并根据具体情况规定运动秩序和规则; (3)体育老师应当明确所带班级、所上课程、课程安排以及所带学生的身体状况等,以提高上课效率,对特别情况的学生,要根据特别情况照顾的原则区别,加强医务监督; (4)上课前,体育老师应当仔细备课,并将所需场地器材提前告知场地器材管理员。 2、什么样的学生不宜参加体育活动? 答:(1)患有各种疾病急性期的学生; (2)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学生不能上体育课和竞赛,体育活动也要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参加适当的保健活动; (3)患有肝炎、肾炎、肺结核等的学生,不宜参加剧烈活动; (4)感冒发烧的学生不宜参加体育活动。 3、为保障学生安全,体育课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答:(1)仔细检查学生服装,着装不符合法律规范的,应当要求其更换,或者安排其他运动,以免学生受伤; (2)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应当将课程内容详细告知学生,向学生示范标准动作,告知并演示学生如何自我保护; (3)给予学生必要的准备活动时间,老师要指导和带领他们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避开肌肉、韧带拉伤,坚决杜绝"放羊式'体育课的出现; (4)加强保护与帮助,运动全过程涉及老师必须做好保护工作,切实保障学生的运动安全; (5)在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活动时,应当保证始终有老师临场管理与监控; (6)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异常现象。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及时进行调整教学强度和密度 (7)体育活动要严密组织,严格纪律。 4、体育活动后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是什么? 答:(1)不宜于大量吃糖。 (2)不宜马上洗澡。运动时体内大量血液分布在四肢及体表,一旦运动停止,增加的血液量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此时假如马上洗澡,易导致血液过多地进入肌肉的皮肤,将使心脏和大脑的供血不足。 (3)不宜贪吃冷饮。运动后失水较多,往往口干舌燥、极想喝水,这时如喝下大量的冷饮容易引起胃肠痉挛、腹痛、腹泻等疾病。 (4)不宜蹲坐休息。因为运动后马上蹲下休息,不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易加重肌体的疲劳。 (5)不宜立即吃饭。运动时神经系统控制着肌肉活动,而管理人体内脏器官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