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危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分析 内容摘要:针对当前出现的市场信任危机事件,本文认为企业的市场信任程度与企业社会责任是正向相关的,同时中国市场企业信任危机事件存在“道德风险”问题,企业短期利益的诱惑和社会监督体制的缺失造成了企业“奖惩不一”的投机动机,也是引起这些事件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赢得市场信任和可持续进展的必定选择。因此,要树立中国企业良好的市场信任,首先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同时要加强商业伦理道德和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完善监督监管机制,监督和保护企业的市场信任和社会责任。 关键词:信任危机 道德风险 社会责任 从“大头娃娃”到“肾结石患儿”的“奶粉事件”震惊了整个乳品行业,也震惊了整个食品行业,一些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巨头们一夜之间陷入了信任危机的漩涡,类似这样一些由于产品质量低劣造成的重大食品与药品安全事件近几年来连续发生,甚至一些享誉全球的跨国品牌也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出现质量问题而被曝光者屡见不鲜,如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宝洁 SK-II被诉含有有害成分,亨氏、肯德基、麦当劳等先后因苏丹红问题被曝光,强生婴儿油和联合利华立顿速溶茶都被指责存在质量问题等等。 在上述这些厂商不负责任的生产和广阔消费者深受产品之害的时候,一系列深层次值得全社会思考的问题摆在了面前:企业为什么能在国内市场上屡次出现对社会、对广阔消费者不负责任的生产行为而失去市场信誉呢?他们的动机在哪里?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哪里? 企业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 关于中国市场上接连不断的这种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社会对企业的信任危机问题,有很多国内外学者都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其中 Fukuyama(1995)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考查了中国企业的市场信任问题,认为中国企业之所以无法树立品牌和市场信誉主要因为企业的经营者不能信任非血缘关系的职业经理人,从而造成家族企业的封闭进展和规模难以扩张的局限。张维迎提出“无恒产者无恒心”,他认为产权不清楚是中国企业无法形成高信誉品牌的关键。但上述两种观点都没有对中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社会信誉问题给出解释。 现阶段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企业出现的信任危机在中国不仅是跨企业,而且跨行业也是很普遍的。企业的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市场信誉的缺失,进而影响到企业知名品牌的建设,也使得企业不能真正享受到由品牌优势带来的收益即“品牌溢价效应”。 对此,本文给出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