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技能操作规程完整目录精心整理• •••一、身材的增长测量(一)不同年龄身高(长)测量1、定义:身高指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3 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测量,称为身长。立位时测量称为身高。立位的测量值比仰卧位少 1-2 公分。2、测量方法:(1)新生儿:仰卧于测量床上,头置量尺刻度侧,下肢伸直,将卡尺置于新生儿足底,读刻尺数为该新生儿身长。(2)婴幼儿:仰卧位测量身长。(3)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呈自然站立姿态背对带有量尺的墙壁,头枕部、臀部、足跟与墙壁拉触。目视前方,手自然下垂,读量尺数值。3、正常儿童身高估量公式:年龄:12 个月:身高 75cm2-12 岁:年龄(岁)>7+75cm(二)坐高(顶臀长)1、定义:是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3 岁以下儿童仰卧位测量值称为顶臀长。2、测量方法:小儿坐在床上,测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精心整理• •••3、意义:坐高增长代表头颅与脊柱的生长。(三)指距1、定义:是两上肢水平伸展时两中指尖的距离。2、测量方法:垂直站立,双手向两侧伸展,测量双食指尖之间的长度3、意义:代表上肢长骨的生长。二、体重测量1、定义:体重为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2、测量方法:(1)磅秤法:将新生儿置于磅秤之上,测量其重量。如穿衣物时,可秤衣物重量,总重量减去衣物重量等于新生儿体重。(2)坐秤法:6〜7 个月以后的小儿假如能坐,可坐在磅秤的座凳上进行测量。(3)站立测量法:1 岁以后小儿假如能站,令其站于体重计上,在其排去大小便后及空腹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后减去衣服的重量即是。3、正常儿童体重估量公式:12 个月:10kg1-12 岁:年龄(岁)>2+8kg精心整理• •••三、头围测量1、定义:头围的增长与脑和颅骨的生长发育有关。婴幼儿期连续追踪测量头围比一次测量更重要。2、测量方法:将皮尺置于一侧眉弓,绕枕骨突隆一周,测量其长度。3、正常值:出生时头围平均 33-34cm, 1 岁时头围约为 46cm, 2岁时头围约 48cm, 2〜15 岁头围仅增加 6〜7cm。4、意义:头围 VX-2SD 常提示脑发育不良的可能,<X-3SD 以上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往往提示脑积水。四、胸围测量1、定义:代表肺与胸廓的生长。2、测量方法:将皮尺置于小儿平脐胸骨处,绕胸一周,测量其长度。3、正常值:出生时胸围 32cm, 1 岁左右胸围约等于头围,1 岁到青春前期胸围应大于头围(约为头围+年龄-1cm)。精心整理• •••五、上臂围的增长1、定义:上臂围代表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