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十年代文学概述

八十年代文学概述_第1页
1/27
八十年代文学概述_第2页
2/27
八十年代文学概述_第3页
3/27
八十年代文学概述(14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 第八讲 八十年代文学概述下次课阅读篇目: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文学环境1.“前三年”——1976-1978粉碎“四人帮”,但是依旧使用“文革”的理论政策,坚持毛泽东晚年的各种决定,宣传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随着华国锋的逐渐失势,1977 年 8 月中共十一大才宣布“文革”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结束。而全国真正转向我们后来所宣称的“新时期”则是在 1978 年 12 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2.思想解放1)否定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2)思想解放思潮的形成:“文革”后期就已经存在的对“文革”本身的质疑和批判。3)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批判“两个凡是”。4)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80 年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标志。3.文学界的解放思潮1)批判“部队文艺座谈会”及其“纪要”;2)为“十七年”及“文革”期间受到批判和迫害的作家、作品平反;3)第四次文代会召开:重申“双百方针”。4.一些争议和批判1)关于“伤痕文学”、“朦胧诗”、“现代派文学”、“异化”、“人道主义”、“主体性”等文学思潮和相关理论的争议;2)对电影《苦恋》、小说《飞天》、《在社会档案里》、话剧《假如我是真的》的批判;3)“清除精神污染”运动(1983-1984);批判《苦恋》、批判胡绩伟的“党性人民性”、对周扬讲话的批判1)对周扬的批判1983 年 3 月 14 日,马克思逝世 100 周年。中央决定开会纪念,周扬在中央党校做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的报告。后来,这篇讲话稿受到批判,这篇讲话稿也被视为精神污染的一个表现。周扬讲话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是进展的,不是“终极真理”;在认识论上,建议用感性、知性、理性的三范畴代替感性、理性的两范畴;认为马克思主义包含人道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存在“异化”:思想上个人崇拜,政治上人民公仆成了人民的主人,经济上一系列愚蠢的做法。胡乔木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批判,文章的题目是《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认为:应该在人道主义之前加“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进展过程中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不能视为“异化”。提出社会主义的异化问题,是对社会主义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十年代文学概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