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课《诗五首》课中导学案(新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版)新人教版-精(2 页)30《诗五首》课中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积累名句,丰富文化积淀。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育鉴赏古诗的能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从我国古代经典文化谈起,导入新课。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1)由小组汇报预习情况,展示沟通预习成果;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2)采纳多种方式诵读诗歌,读准节奏,读出感情。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三、学习这五首诗(一)学习《饮酒》(其五)1. 走近作者陶渊明:2. 关于本诗:3. 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么又说“而无车马喧”呢?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5.“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真意”指什么?6.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学习《行路难》(其一)1.作者介绍:2.朗读赏析。3.结合课下注释,试解释诗句。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方什么?5. 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6. 诗人剧烈情感起伏的线索是怎样的?7.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 走近作者: 2. 关于“歌行体”3.字词读音。4.把这首诗分成两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5.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回顾一下,看一下我们还学过哪些饱含爱国之情的语句。(四)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 解题:岑参(715—770),2. 朗读,注意读写。3. 诗意分析。4.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 试比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试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五)学习《己亥杂诗》1.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2. 前两句诗抒情叙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这首诗的名句你是怎样理解的?4.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四、达标检测五、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2.搜集整理优秀古诗,并试做一下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