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公路隧道火灾预防安全分析

公路隧道火灾预防安全分析_第1页
1/8
公路隧道火灾预防安全分析_第2页
2/8
公路隧道火灾预防安全分析_第3页
3/8
公路隧道火灾预防安全分析摘要:隧道火灾对隧道的破坏是巨大的,通过对隧道火灾事故原因的分析,本文提出的公路隧道火灾预防措施,对我国隧道火灾预防方法和防火设计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关键词:公路隧道;火灾;事故树分析法在隧道发生火灾时保证生命安全的有效安全体系取决于一些子系统的相互协调作用。它们包括火灾探测、报警、事故定位、通风控制、人员疏散、烟流的通风控制和灭火系统。给定的各种子系统是互相依存的,因此,缺少任何一个子系统都会影响取得总系统的安全等级。目前,通过在隧道火灾方面取得的经验,以及来自于各种讨论和开发,包括理论分析讨论和通过现场测试对隧道防灾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数,并在火灾中发挥了各系统的作用,进展更完善的公路隧道火灾防灾救援安全体系结构已成为可能。而火灾预防安全体系又是最重要的,本文依托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防灾救援技术课题的讨论[1],对火灾预防安全体系进行了论述,其它子系统安全性将在其它文章进行论述。1.公路隧道火灾事故成因 1.1公路隧道交通环境公路隧道交通环境是由“人—车—隧道”组成的系统。1.“隧道”的因素——隧道环境特征(1)阻断特征。正在驾驶车辆高速行驶的驾驶员,远方 1km 甚至再远点的地方突然出现一座横在前方的大山,必定会影响驾驶员对路线走势的推断,产生一种“阻断感”。(2)“瓶颈”感。隧道不可能象路段上那样将路基做得较宽,另外,由于隧道中视线受阻以及“墙效应”影响,都会使人感觉隧道有一种狭窄感,就像瓶颈一样。(3)管道特征。隧道本身就像一条长长的管道,不管发生任何情况,前方出入口均只有一个,这样对驾驶员会产生慢进洞、快出洞的心理,车速不知不觉就会加速,隧道越长,这种情况越明显。(4)车流特征。由于隧道内禁止超车,车流就如同不可压缩的流体一样,只能跟在别的车辆后面“随波逐流”,这种环境容易造成驾驶员的烦躁心理。2.“人”的因素——隧道中驾驶员的反应(1)阻断感对于驾驶员来说心理上容易产生紧张、恐惧感。进入隧道洞口时会产生“黑洞效应”,正常人的眼睛适应需要 l0~15s,这就有可能导致汽车车流中的车辆相撞。这是洞口是事故多发地段的主要原因。(2)在隧道这个半封闭的管道中,仅靠灯光照明,远没有洞外日光明亮、舒适,而周围所看到的只是有限的空间和视线范围,环境情况远不如外面开阔、悦目,尤其车辆被夹在两边的边墙中,活动范围有限,难免产生一种压抑、不悦感。(3)洞内车辆的发动机运转声,轮胎与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公路隧道火灾预防安全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