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景点导游词(8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古文化街欢迎词+古文化街坐落于天津市南开区宫南宫北大街,地处三岔口一代,是天津卫的发祥地。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宫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条商业街,全长 680 米,天津有“先有天后宫,后又天津卫”和“吃在食品街,逛在文化街”的说法,这里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味、天津味、古味、文化味”。05 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特色商业街”之一,07 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 5A 级景区。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古文化街的北口,在古文化街的南北两个入口处有两个明清风格的牌楼。现在大家看到这个上面写着“津沽艺苑”四个大字,说明这里是天津文化的发祥地。大家再到背面来看一下,上面写着“金鳌”二字,“金”指贵重,“鳌”是龙的化身,寓意凡是来到这里的人都会得到金鳌的保佑。大家看一下我们脚下的铜十二钱,其中有开元通宝、乾隆通宝等各个朝代的钱币,象征走过这里的人可以财源滚滚。整修后的古文化街外檐风格依旧保留中国传统的建筑特色,其中最为抢眼的要算彩绘了。这些都是由工匠纯手工绘制,共 800 多幅,其中有故事情节的300 多幅,内容以古代四大名著为主。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通庆里,这是中西合璧的建筑群,整修过程中曾发现有多个已废弃的地下金库。通庆里两侧的巷口通道上方,分别是两座面积只有 16平米的三层楼,它的作用有三种说法:是老爷纳妾续弦用的。为了安全,从那里可以俯瞰全巷。叫做“风水楼”,寓意家家吉祥、户户平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石刻取材于旧时天津过年风俗的杨柳青年画——黄大门,民间有个顺口溜叫“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大年三十闹一宿。”下面请看这幅浮雕,这是江萱所画的《潞河督运图》,描绘的是天津海河三岔口下游一段督运粮食的情景。另外还有其他石刻作品,比如《文明娶亲》、《闹龙舟》、《踩高跷》、“天津卫俏皮话”等,都是根据天津的风俗制作的。走出通庆里,旧时有 600 年历史的道教圣殿——玉皇阁了。始建时间有的说是唐代,有的说是明朝,但都无从考证。原来的玉皇阁是一片建筑群落,因战乱频繁,只保留下了原来的清虚阁,这里是天津市区内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木结构楼阁。殿内供奉着玉皇大帝的铜像,同时还有保存完好的明代彩绘,它们仍然颜色鲜艳、栩栩如生。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天后广场,在福建、浙江沿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