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金股利及其影响因素讨论综述 论文摘要:本文讨论发现现金股利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上期股利支付率、债权契约、行业因素、管理层持股、企业绩效、企业规模等因素;而市场对于现金股利反应的讨论却没有统一的结论。 国外讨论综述 林特勒在最早进行的现金股利实证讨论中以目标股利支付率和上期股利支付率为解释变量,讨论对于股利变动的影响。结论是股利变动体现了管理层对于未来前景的看法,最佳股利政策为平稳化股利政策。 法玛、李宏志、格拉汉莫分别讨论了股利与投资、融资之间的关系,他们的讨论结果均表明现金股利与投资政策互相独立,支持了 MM 股利政策的无关理论。相反的结论则认为现金股利是利润投资的函数,不同时期的股利差异归因于利润和投资需求的不同,他的结果不支持股利无关理论。詹森指出成长机会和现金股利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伊斯特布鲁克、凯利讨论了债权契约对于现金股利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负债公司具有较严格的限制条款,因此现金股利发放率较低;资本结构的变动、合约的变动都会影响股利政策,与有效契约理论的预测结果相符。 德米兹和库兹的讨论也表明行业因素对于股利政策有影响。成熟产业的股利支付率高于新兴产业,公共事业公司股利支付率高于其他行业。 罗泽夫依据有效契约理论建立了代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最小化决策模型讨论决定股利支付率的主要因素,讨论结果认为公司股利发放率可以通过外部筹资成本与公司增加股利的代理成本的减少之间进行抉择而做出解释。 贝克、法莱和爱得曼 1985 年采纳调查表的方法对 562 位财务经理调查发放股利要考虑的因素,发现决定股利政策四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对于未来盈余的预期;过去股利的模式;现金储备的多少;对于保持或提高股票价格关注。经理层保持或提高股价的目标在股利决策中起重要作用。 布莱克和思科尔斯(Black and Scholes,1974)利用扩展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讨论股利支付率和股价之间的关系。他们选择 1926 至 1966 年的数据,根据风险系数的高低将样本分为 25 个不同的组合,检验结果发现股利政策不影响股票价格。 哈罗尼和斯瓦里以 1963 年至 1976 年间149 家公司的资料,进行股利宣告与盈利宣告时间关系讨论,结果发现,市场对股利宣告的反应比盈余的宣告反应显着,他们认为股利和盈余数字对管理层而言,是可以来传递公司未来进展信息的重要工具。 阿斯奎斯和牡林选择了 1964 年至 1980年第一次或至少间隔 10 年后的一次发放股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