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女儿养老的影响讨论【摘要】 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男性即儿子们的角色缺失,从而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女性在家庭养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女儿们的养老能力与养老意愿都有所增强。女儿养老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这对于提高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劳动力外流 养老能力 养老意愿 女性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科学院高级讨论员陆学艺预测,农民工队伍将以每年 800—1200 万的速度增加,到 2025 年在城市的农民工将超过 2个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年龄较小,性别以男性为主。因此,在许多农村地区,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被戏称为 993861部队。青壮年男性倾巢而出,导致农村社区的性别结构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调,以儿子为主要支持者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在社会养老保障极度不完善的农村,养老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劳动力外流导致男性即儿子们的角色缺失,从而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与此同时,女性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家庭养老要继续发挥功能,有一条可能的途径就是改单系养老为双系养老,把女儿纳入供养者的范畴。但是,女儿养老有两个前提,那就是女儿们要具有养老能力和养老意愿。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以求找到完善家庭养老制度的新途径。 二、劳动力外流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 女性的边缘化地位是单系养老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因为女性是家庭养老的主要执行者之一,最重要的是,大部分照料老人的工作都由女性承担。因此,除非女性在家庭中被边缘化,否则,传统的只赡养男方老人而不赡养女方老人的不平衡的单系养老模式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执行。由于很多农村女性没有工作,对家庭经济没有贡献,对家庭资源的分配没有发言权,这就使只赡养男性的父母不赡养女性的父母成为可能。可见,女性的社会地位对女儿能否养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女儿养老的影响,首先就需要探讨劳动力外流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 根据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显示,女性的初次婚姻“由本人决定”和“本人决定,征求父母意见”的比例共为%,农村女性为%,其中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村女性比例为%,高出农村女性总体个百分点。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村妇女个人事务的自主权均高于女性总体,特别是在“外出学习或者打工”的问题上,有%的人可以自己作主,这一比例高出农村女性个百分点,甚至比城镇女性还高个百分点。可见,人口流动提高了外出务工妇女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