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的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涂黑。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空气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对空气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研究和探索过程。完成下面小题。1. 18 世纪 70 年代,拉瓦锡通过定量实验证明了空气是混合物,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气体是A. B. C. D. 2. 随着科技的发展,空气中各成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 氮气——充氮包装B. 氧气——医疗急救C. 稀有气体——激光技术D. 二氧化碳——气体肥料3.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A. 现象: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 推论:实验后,玻璃管中剩余气体具有可燃性C. 分析: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D. 评价:用改进装置实验,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答案】1. B 2. C 3. D【解析】【1 题详解】N2约占空气体积的 78%,CO2约占空气体积的 0.03%,O2约占空气体积的 21%(约为),H2O 在空气中含量非常少,故选:B。【2 题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填充包装,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A 错误;B、氧气可供给呼吸,呼吸作用消耗糖类和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利用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B 错误;C、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造电光源,此过程不产生新物质,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C 正确;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经光合作用转化为糖类和氧气,利用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D 错误。故选:C。【3 题详解】A、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A 错误;B、实验后,红磷有剩余,且不再燃烧,说明玻璃管中剩余气体不具有可燃性,B 错误;C、红磷必须过量,确保试管中的氧气被完全消耗,红磷不足会导致试管中有氧气剩余,测量结果偏小,C错误;D、红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是有毒物质,该装置在密封装置内引燃红磷,能减少五氧化二磷对空气的污染,D 正确。故选:D。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是科学家最早研究的物质之一。完成下面小题。4. 如图是一款简易海水淡化器,对于该装置淡化海水的过程认识正确的是A. 海水中含有的盐分被蒸发B. 水杯收集到的水是混合物C. 与自来水的净水过程相同D. 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5. 晓佳为探究不同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用如图装置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不同电压下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