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防治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地压的威胁。1783 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报导了煤矿中所发生的冲击地压现象。以后在前苏联、南非、德国、美国、加拿大、印度、英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冲击地压现象时有发生。在我国,冲击地压最早于 1933 年发生在抚顺胜利煤矿。以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北京、抚顺、枣庄、开滦、大同、北票、南桐等矿区的许多矿井,都先后有冲击地压不良现象发生。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的危害将更加突出。一 、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它具备特别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1992 年以前,我国有 50 余个煤矿发生了冲击地压。比较突出的有北京矿务局门头沟煤矿、抚顺矿务局龙风煤矿、枣庄矿务局陶庄煤矿、大同矿务局忻州窑煤矿、四川省天池煤矿和新汶矿务局华丰煤矿等。(一)我国煤矿冲击地压显现具备如下特征:1、突发性。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为几秒到几十秒。2、一般表现为煤爆(煤壁爆裂、小块抛射)。浅部冲击 (发生在煤壁 2m~6m 范围以内,破坏性大)和深部冲击(发生在煤体深处,声如闷雷,破坏程度不同)。最常见的是煤层冲击,也有顶板冲击和底板冲击,少数矿井发生了岩爆。在煤层冲击中,多数表现为煤块抛出,少数为数十平方米煤体整体移动,并伴有巨大声响、岩体震动和冲击波。3、具备破坏性。往往造成煤壁片帮、顶板下沉、底鼓、支架折损、巷道堵塞、人员伤亡。4、具备复杂性。在自然地质条件上,除褐煤以外的各煤种,采深从 200m~1000m,地质构造从简单到复杂,煤层厚度从薄层到特厚层,倾角从水平到急斜,顶板包括砂岩、灰岩、油母页岩等,都发生过冲击地压;在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等技术条件方面,不论水采、炮采、普采或是综采,采空区处理采纳全部垮落法或是水力充填法,是长壁、短壁、房柱式开采或是柱式开采,都发生过冲击地压。只是无煤柱长壁开采法冲击次数较少。(二)冲击地压的分类冲击地压可根据应力状态、显现强度和发生的不同地点和位置进行分类。1、根据原岩(煤)体的应力状态分类(1)重力应力型冲击地压。主要受重力作用,没有或只有微小构造应力影响的条件下引起的冲击地压。如枣庄、抚顺、开滦等矿区发生的冲击地压。(2)构造应力型冲击地压。主要受构造应力(构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