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应怎样提问(一)课堂提问的语言要有准确性 课堂提问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准确是至关重要的。所谓准确的语言,就是提问的语言应该滴水不漏,不能有空子,不能含混不清,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出现错误。同时语言要简炼,不能哕嗦,不能重复,要做到言简意赅。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提问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令人不满意的提问,必须要我们引起注意。例如:〔老师〕问同学:"整数包括什么?'在现阶段同学只能回答:"整数包括自然数和零。'其实不然,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这些知识同学到中学就能学到,与其给同学熟悉上造成误解,老师不如把这个问题反过来问:"自然数和 0 都是什么数?'又如:"推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整除?145=2,8 147=2 143=42ab=c'这个问题提的不准确,因为整除的概念是对两个数而言的,即:整数 a 除以整数 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数 a 能被数 b 整除。而不能说哪些算式是整除。 (二)课堂提问要有逻辑性 数学是一门严密且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制定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准确地、科学地运用每一个数学概念,既不能随意增加,也不能随意删减和调换。例如:"物体表面成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决不能把"或'变成"和'。又如:"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而不能把"相当于'说成"就是'。同时,还要注意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方程和等式'的关系,等式包涵着方程,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而所有的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又如约数和倍数的关系,约数和倍数是互相依赖的两个概念,两者不能孤立存在,一个数的约数是针对它的倍数而言,一个数的倍数也是针对它的约数而言。3 是 12 的约数,12 是 3 的倍数,而不能说成 3是约数,12 是倍数。老师只有把握了这些数学概念,关于我们精心制定课堂提问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课堂提问要促进同学思索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同学学习数学的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活动,只有勤于思索,才能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思维能力。为此,老师要结合同学的具体实际,精心制定课堂提问,促进同学积极动脑思索。然而,在教学中常常听到一些老师埋怨同学"脑袋笨',课上总是问而不答,把课堂上的沉默都归咎于同学,这是极不恰当的。其实只要老师把握准同学的思维从哪里起步,向哪个方向进展,将会在哪里受阻。再恰到好处地制定提问,同学的思维闸门就会敞开的。 2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养成好的课堂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