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语法与汉语讨论 【内容提要】文章分三个专题讨论了功能语法方法在汉语语法讨论中的应用问题:1)语法成分作用的层次。以疑问和否定、“了”和“的”为例,观察它们在不同层面的语法单位上所表现出的不同作用;2)不同的语体有不同的语法。以关系从句和“把”字句为例,讨论不同语体中倾向性规律的差异;3)动态的论元结构观。以施事和受事为例,讨论高频动词和低频动词在论元结构选择方面的差异。【摘 要 题】汉语言文字学【关 键 词】功能语法/语体/动态出现语法【正 文】1 引言近年来汉语语法讨论在借鉴功能语法方法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显示了功能语法在汉语讨论中的巨大潜力。本文试图结合功能语法的基本学术理念的讨论,探讨功能方法在汉语语法讨论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功能语法考虑的所有问题,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语法何以如此(how grammars come to be the way they are)”的问题。而这恰恰是形式语法学者并不引导人们去考虑的,因为这在他们看来是属于人的天赋的。形式派语法学者把语言看成一个封闭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结构原则控制的,自身具有一致性和简明性。他们的工作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寻求对系统组织的解释;而功能派语法学者则宁愿把语言看成一个开放的系统,他们认为语言的内部远远不是完美组织的,我们所能看到的那些组织形式,其实都是产生于语言的生态环境中。所谓语言的生态环境,指的就是语言的交际功能,服务于人们日常交际和互动的功能,以及它所负载的全部的认知属性、社会属性和生理属性。功能语法学者的工作就是在语言的这种生态环境中,试图讲清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功能影响语法结构这一现象的本质,换句话说就是从语言系统的外部寻求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关于功能语法源流及学术理念的讨论文章,以下这些都是值得参考的:陈平(1987),廖秋忠(1991a、1991b),陶红印(1994),Thompson(1992),Noonan(1999);评述功能语法在汉语讨论中的应用的,可以参看 Tai,Thompson & Biq(1996),Biq(2000),屈承熹(2001)等;形式主义学者对功能语法的评介可以参看Newmeyer(1999,2025),徐烈炯(2025)。本文不再系统介绍功能语法的理论,只是结合国内外新近的讨论趋势,讨论几个笔者认为值得重视的方法问题。2 语法成分作用的层次功能语法既然是关怀交际的,其关注范围当然就不仅限于句子内部,而是语言交际的全部活动中,而传统语法乃至当代形式主义的语法则都是着重讨论句子内部的结构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