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基础复习题(6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名词解释1.荚膜:某些细菌在细胞表面形成的一层松散透明,粘度极大,形态较固定的胶状物质。2.菌苔:当一个固体培育基表面有许多菌落连成一片时,称为菌苔。3.溶源性:温柔噬菌体侵入细胞后,其 DNA 随宿主细胞 DNA 的复制而复制,不造成细菌裂 解,这种性质叫溶源性。4.溶源性细菌:含有原噬菌体的细菌(含有温柔噬菌体的 DNA 而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 粒子的宿主细菌叫溶源性细菌。)5.机会致病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强。6.显性感染:当病原微生物具有相当的毒力和数量,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的比较弱时,动物在临诊上出现一定的症状,这一过程称为显性感染。7.隐性感染:假如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定居在某一部位,虽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生长繁殖,但动物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种状态叫隐性感染。8.原生质体: 革兰氏阳性菌经溶菌酶处理后,由于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高,细胞壁可完全去除,而得到的一个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球,叫原生质体。9.纤毛:某些细菌菌体表面着生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周身分布的蛋白质附属物,与吸附和菌膜形成有关。10. 鞭毛:某些杆菌或弧菌菌体表面着生的一根或者数十根细长、波浪形弯曲的丝状结构,是细菌的运动器官。11. 虎斑心:患口蹄疫的病猪心室中膈及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因其色彩似老虎皮上的斑纹,故称“虎斑心”12.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13. 药物选择性作用:药物对机体不同组织器官在作用性质或者强度方面的差异。14.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椭圆或圆柱形的抗性休眠体。15. 菌落:细菌在固体培育基上生长繁殖时,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16. 包涵体:寄主细胞经病毒感染后形成的光镜下可见的特别蛋白质晶体,内含 1-n 个病毒粒子 。 17. 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已失去独立生活能力,依附在另一方的体内或体表,夺取营养,对另一方造成损害。18. L 型细菌:L 型是指细菌发生细胞壁缺陷的变型 。-----P519. 埋伏期:感染后到噬菌体释放前的这段时间。20. 毒性作用:在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所引起的机体生理、生化或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引起肾脏损伤,磺胺药损害尿道。填空题1.列举五种法定的一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