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有机物测定临床思维血清总蛋白和白、球蛋白比值异常血清蛋白水平取决于食物中蛋白质摄入的量、肝脏与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生理与病理性蛋白质的生成、蛋白质的丢失及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血清总蛋白即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之和,参考值(成人)为 60〜80g/L;两者的比值(A/G)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正常比值为 1.5〜2.5: 1。血清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正常值为 40〜55g/L,球蛋白包括 al、a2、0及 Y 球蛋白,参考值为 20〜30g/L,其中丁球蛋白由 B 淋巴细胞系统的浆细胞产生。肝实质细胞受损、间质细胞增生时,球蛋白生成增加。一、临床思维的必要前提(一)病史询问要点1.是否有营养不良、消化吸收障碍史 食欲不振或摄入蛋白量过少、长期饥饿等均可导致血清总蛋白减低。2.是否有急性肾炎、肾病史 肾脏疾病者可有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3.有无慢性腹泻,特别是蛋白丢失性胃肠病史 虽然白蛋白合成量不减少,但从胃肠道丢失太多,导致低蛋白血症。4.是否有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病史 慢性肝病者由于肝细胞受损,白蛋白合成能力减低,球蛋白增高导致 A/G 比值异常。5.是否有慢性感染及恶性肿瘤史慢性感染如结核、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等及各种恶性肿瘤,均可因蛋白质消耗增加、球蛋白增多,导致 A/G 比例失常。6.是否有结缔组织病史 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不仅可有白蛋白减少,而且有球蛋白增高,导致A/G 比例异常。(二)体格检查重点1.有无全身浮肿 高度水肿者可因蛋白质稀释导致蛋白质相对减少。2.有无慢性肝病体征 如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肝脏质地增加、脾大、腹水等。3.有无肾脏病体征 如眼睑浮肿、高血压、肾区叩痛等。4.有无慢性消耗性疾病体征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5.有无结缔组织病体征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体征等。(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必须要做的检查(1) 血、尿、粪常规:了解有无感染血象、尿蛋白及有形成分和肠道寄生虫卵等。(2) 肝功能:包括胆红素、酶学及蛋白电泳测定。蛋白电泳可进一步了解球蛋白增高的种类,即哪一种球蛋白增高。(3)免疫球蛋白测定。2.应选择做的检查(1) 疑为慢性肝病者,应做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AFP、腹部B 超或 CT 检查,必要时应行肝穿刺活检。(2)疑为肾脏病者,应做肾功能测定(BUN、Cr)、尿蛋白圆盘电泳、肾脏 B 超或 CT,必要时应行肾活检。(3) 疑为蛋白丢失性胃肠病者,应做蛋白丢失检测,即应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蛋白,自静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