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隔离制度Ⅰ 目的 有效避开医院感染发生,落实各项感染防控消毒隔离措施。Ⅱ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Ⅲ 制度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预防原则。二、医务人员操作前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护目镜、穿防护服,在诊查、治疗和护理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不同部位时,严格执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三、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人一带一消毒,执行率100%;湿式扫床,一床一巾、一桌一巾一用一消毒;中医理疗室使用一次性针灸针,严禁重复使用。四、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按清洁、感染、隔离伤口依次进行,各种感染性疾病及特别感染伤口(皮肤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和多重耐药菌等)应在病房换药,不得进入治疗室,感染性敷料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五、环境表面消毒方法:用于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真菌和亲脂类病毒可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物表、地面擦拭消毒;用于杀灭所有细菌(含芽孢)、真菌和病毒可用2000mg/L-50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物表、地面擦拭消毒。六、可复用医疗器械(螺纹管、面罩及湿化罐、口咽通道、氧气湿化瓶、简易呼吸器等)应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交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七、使用小包装的碘伏、酒精,密闭保存,一经打开,注明开启时间,使用有效期为 3 天。八、凡手术前、分娩前、入住 ICU 和血液净化室以及内镜检查的患者均术前检测抗-HIV、HBsAg、抗-HCV、TPHA、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安置,急诊患者按感染患者处理。九、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体温计保持清洁。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时,用含氯消毒剂浸泡 30min 后,清洗晾干备用;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 75%酒精擦拭消毒;体温计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含氯消毒剂浸泡 30min 后,清水冲净,干燥保存。十、物体表面保持清洁,地面采纳湿式清扫,每日 1-2 次;当受到病原体污染时,用含氯消毒剂及时擦拭地面;各室拖把(地巾)专用有标识,悬挂晾干备用。十一、物表、地面被血液、体液污染应戴手套用吸水纸或布吸附,消毒后清洁处理。门诊地面每日用含有效氯消毒剂拖地,各病区病床、床头柜、门把手每日用含有效氯的消毒剂擦拭消毒。十二、空气消毒记录完整,每季度分别进行空气、医务人员手、医疗器材、使用中的消毒剂、物体表面等环境卫生学监测。十三、门诊、急诊的平车、轮椅、诊查床每日消毒,被污染时及时消毒。十四、消毒剂、灭菌剂严格掌握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