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管理制度1 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修理、改造,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总局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凡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的容器为压力容器:(1)最高工作压力(Pw) >0.1 兆帕(1 公斤力/厘米 2),(不包括液体静压力)。(2)容积(V)>25 升,且 PV>20 升兆帕(2 升 公斤力/厘米2)。(3)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指在 1 个大气压下的沸点)的液体。3.对每台压力容器都要根据工艺要求和压力容器的技术特点,制定安全使用要求,列入岗位操作规程。4 压力容器的制造和改造应由持有质监部门核发的制造许可证的专业单位负责。5 镶有衬里的压力容器,在降温、降压时不宜过快,以防衬里鼓包。6 压力容器及接管上的安全附件(进出切断阀、放空阀、安全阀、减压阀、压力表、液面计)必须齐全、灵敏、准确。7 防爆片的爆破压力应该是操作压力的 1.15 到 1.25 倍。防爆片应该经过试验测定,试样的数量不应少于每批总量的 5%,但至少三张,试验时有一张不合格,即视为这一批都不Xxx (单位)公司合格。8 盛装易燃、易爆和有毒物料压力容器的安全阀或防爆膜,应该有放空管并引到室外安全地点。所有直接排入大气的可燃气体放空管应装阻火器。放空管应保持畅通,严防堵塞。9 盛装易燃物料的压力容器都应该有可靠静电接地。10 有下列情况时,应实行紧急措施,停止运行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1) 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和壁温超过许用值,实行各种措施仍不能使之下降。(2) 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纹、鼓包、变形等缺陷危及安全生产。(3)发生火灾且直接危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4) 安全附件失效,接管端断裂,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11 常常进行受压容器的外部检查,检查应在运行中进行,仔细记录并做好分析。检查内容如下:(1) 检查保温层是否完好,有无漏液漏气现象,对没有保温层的容器应该检查防腐层及锈蚀情况,检查简体的密封处、焊缝、开孔接管、连接过渡部分和信号孔有没有泄漏、裂缝或变形。(2)检查筒体有没有超温或局部过热。Xxx (单位)公司(3) 检查设备基础有无下沉、倾斜或裂纹,基础螺栓和螺母有没有松动、裂纹或腐蚀。(4) 检查容器有没有异常震动和声响,容器与管道或相邻构件之间有没有磨擦。(5 )检查地线、安全附件是不是齐全、完好。12 设备档案的建立、安全阀的调整、压力表的校验铅封、内外部的宏观检查、全面检查、水压试验及修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