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制度1、根据各类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编制“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和“卫生应急物资配置方案”。2、定期由物资保管员清点储备物资,及时清理过期失效物品,做好“储备物资清单”的登记工作。每年初根据上年度“储备物资清单”编制当年采购计划,上报有关部门购置。3、对药品、疫苗、医疗卫生设备、快速检验检测器材和试剂、传染病隔离、放射源隔离、防护用品及设施等卫生应急储备实行分类管理,按保存条件分别存放。4、储备物资需领用时,应填写“储备物资领用单”,经有关领导批准后发放。5、储备物资被领用后,应根据“应急物资配置方案”的数量及时采购补充。卫生应急处置制度1、医院针对疾病暴发或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或卫生学调查,以尽快明确病因(包括传染源或危害源、传播途径或危害途径、高危人群及主要危险因素)等,及时实行针对性措施控制事件危害。2、根据事件的性质,迅速组织现场调查工作组(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等专业,必要时可增加其他专业和管理人员参加调查);充分准备现场调查所需资料、物品。3、现场调查与处置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开展现场调查工作,组成人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4、现场调查与处置工作同步开展。根据制定的方案或计划,迅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或卫生学调查,并针对事件发生的有关因素,确定并落实应实行的预防控制措施。根据需要,进一步完善调查方案或控制措施。5、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态与控制措施相关信息,对现场调查与处置工作开展过程评估与最终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形势需要,进一步完善现场调查、修订或调整预防控制措施。6、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及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估,及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总结。7、及时报告或反馈调查处置的进展,做好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与沟通。8、现场工作必须服从指挥部门的统一指挥,积极配合和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