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程序1 范围为了辩识和评价矿山范围以内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并评价其风险程度,进行风险分级,通过实施不断有效的风险控制来取得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特制定本程序。2 引用文件GB12025-0500《重大危险源辨识》。3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纳 GB/T28001—2001 中所采纳的术语和定义。4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并负责矿山重大风险因素的最终确认。4.2 各单位、各部门负责各自范围以内的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编制风险控制措施的基础工作,并将结果汇总到生产安全技术科。4.3 生产安全技术科负责对各单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结果进行汇总、审核,评审控制措施计划的充分性、有效性。5 工作程序5.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措施的基本步骤:5.2 业务活动分类5.2.1 业务活动的分类要考虑对危险源的易于控制和必要信息的收集,既要包括日常的生产活动,又要包括不常见的维修任务等。一个单位通常有多种业务活动,对业务活动划分的总要求是:所划分出的每种业务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包含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二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5.2.2 可考虑按作业类别和工作系统层次分解的方法划分业务活动,一般来说:a) 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分;b) 按地理区域分;c) 按装置分;d) 按业务(作业)任务分;e) 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5.2.3 对于每项业务活动,在进行危险源辨识前要收集如下业务活动信息(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任务:所执行的任务的期限、人员、该任务实施的频率;b) 设备:可能用到的机械、机器、工具;c) 物料: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其物理形态(烟气、蒸气、液体、粉末、固体)和化学性质;可能要搬运的物料的尺寸、形状、重量、表面特征;物料要移动的距离和高度;d) 能力:工作(作业)人员的能力和已接受的任务培训;e) 程序:作业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包括特种作业任务的持证上岗程序;f) 数据:业务活动及作业环境监测数据;g) 事故:发生过的与该作业活动有关的事故经历。5.3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辩识5.3.1 各单位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制定计划,组织成立危险源辨识组(由安全、技术、生产管理、设备、消防、工会等部门的人员参加)。5.3.2 各单位的分包方活动范围以内的危险源由各业务主管单位负责组织分包方辨识。5.3.3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以下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