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及其落实措施、效果讨论摘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与现代育人要求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下不堪重负,学习兴趣消磨殆尽,学习效益持续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双减”政策应运而生。减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教育走向现代化、开放化的基础,为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发挥“双减”政策的价值,学校和老师需要实行一整套综合化的措施,从课堂教学到课后服务,从学生管理到家校合作,实现全方位推动,这样才能提高“双减”政策的落实效果。文章分析了“双减”政策出台的背景依据,阐述了“双减”政策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立足于初中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分析了具体的落实措施。关键词:双减政策;落实措施;效果讨论在以往的初中教学中,学生的作业负担非常大,有些学生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厌学心理,学习成绩下滑。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部分家长开始为孩子报课外补习班,学生仅有的课余时间被占用,学习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情况,教育者不禁要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无止境的“内卷”会给学生带来什么?”“双减”政策能够改变以往“全民补习班”的现象,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突出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进展。一、“双减”政策出台的背景依据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存在的显著问题就是学生作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过重,作业管理不够完善,以往功利性、短视化的教育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此外,校外培训过热给教育领域的进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一些培训机构开展超前、超标培训,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暴利,扰乱教育秩序。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领域不法律规范、不合法的乱象,结合实际情况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问题作出了重要部署。二、“双减”政策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1.总体目标(1)提高校内教学质量“双减”政策的核心思想在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全面进展。当前,学生在校内存在学习压力大、作业负担重的问题,老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方法存在不足。为此,要想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就要从校内教育入手。“双减”政策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的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满足学生的个人进展需求。(2)法律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