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涵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1、圆管涵施工的主要工序圆管涵由洞身及洞两部分组成。洞身是过水孔道的主体,主要由管身、基础、接缝组成。洞是洞身、路基和水流三者的连接部位,主要有八字墙和一字墙两种洞型式。圆管涵的管身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管径一般有 0.5 米、0.75 米、1 米、1.25米和 1.5 米等五种,管径的大小根据排水要求选择,多采纳预制安装,预制长度通常为 2 米。当采纳 0.5 米或 0.75 米管径时用单层钢筋,而孔径在 1 米及 1 米以上时采纳双层钢筋。0.5 米管径时其管壁厚度不小于 6 厘米,0.75 米管径时管壁厚度不小于 8 厘米,1 米管径时管壁厚度不小于 10 厘米,1.25 米及 1.5 米管径时管壁厚度不小于 12 厘米。2、圆管涵施工的工艺流程测量放样 T 地基处理 T 管座基础浇筑 T 管节安装 T 剩余的管座基础浇筑 T 接缝处理T 洞砌筑 T 涵背回填等。3、施工方法圆管涵在施工之前,首先要通过测量放样来确定涵洞平面轴线位置、涵长以及施工宽度,并用石灰放出边线。3.1 地基处理在管座基础施工之前,必须对基础地基进行处理。进行基底的清理与整平,夯实至符合设计要求。2.基础浇筑管座基础一般可考虑采纳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基础。混凝土基础分两次浇筑:管下基础厚度在 20 厘米左右,管节安装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的管座基础,基础混凝土标号不应小于 10 号。在管座基础浇筑之前,也可先填 10 厘米左右的砂砾垫层,用以增加基础的均匀性。为适应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管座基础应设置沉降缝。岩石地基上也可不做基础而仅在圆管下铺一层垫层混凝土,其厚度可在 5 厘米左右。3.2 管节安装涵管一般采纳预制件。应待基础强度合格后方可进行管节安装。管节安装,应先在基础上标示出涵管的中心线,并先安装进、出水处的端部管节以控制涵管全长,然后逐节安装中部管节。并保持整体轴线不出现偏位。各相邻管节应保持底面不出现错,安装时应用水平尺对接头处进行检查。相邻管节的接缝宽度应不大于 1~2 厘米。3.3 接缝处理为防止圆管接头漏水,应对接缝处进行防水处理。一般圆管涵采纳平接头,其接缝通常先用热沥青浸透过的麻絮填塞,然后用热沥青填充,最后用涂满热沥青的油毛毡裹两层。有条件的,也可对管身段进行涂热沥青防水处理。3.4 洞砌筑圆管涵一般常采纳端墙式洞(也称为一字墙洞),可用砌石或混凝土浇筑。端墙式洞一般在端墙外用锥坡与天然沟槽及路基相连接。石料丰富的地区也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