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方保护与合作:基于产业结构趋同的经济学-1

地方保护与合作:基于产业结构趋同的经济学-1_第1页
1/26
地方保护与合作:基于产业结构趋同的经济学-1_第2页
2/26
地方保护与合作:基于产业结构趋同的经济学-1_第3页
3/26
地方保护与合作:基于产业结构趋同的经济学 [ 内容 摘要]本文以博弈论为 分析 工具,分析在产业结构趋同条件下各地选择地方保护与合作的 经济 效果。结果发现:各省产业结构趋同并不必定导致地方保护。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各地政府假如放弃地方保护政策而选择区域经济合作,则不仅能提高自身利益获得更高的产出水平,而且能更加有效地降低本地产品的单位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进而改善 社会 总体福利水平。最后,论文给出了模型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地方保护;产业结构; 趋同;区域经济合作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调整,中央将部分决策权下放给地方,以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为主要格局,由此造就了 目前 特有的以地区行政利益为边界的市场竞争关系和经济增长方式,省级地方政府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因此,各地目前的市场竞争便表现为以地区行政利益为边界的竞争,地方政府可实行的地方保护手段有:干预劳动力市场、限制外地产品进入、工商质检卑视、干预技术、价格卑视和地方补贴、干预外来 企业 原材料投入和干预投融资领域等。企业普遍认为省内法制、资金、市场和信用等经营环境好于外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保护的存在。 [1](78-84) 来自巴黎国际 讨论 与 进展 中心Sandra Poncet 的一项讨论报告表明: [2](44-48) 当前我国的地方保护已到了相当程度。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各省之间的贸易壁垒持续增高, ① 各省的国际一体化与国内市场的分割化同步进行。 ② 由国内地方保护主义引发的原料大战、市场封锁、价格大战,阻碍了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削弱了市场和价格机制优化配置资源能力,不利于实行基于地区比较优势的专业化分工。更有甚者,还会造成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和企业间 “三角债”纠结不清等严重的信用 问题 ,扰乱市场经济建设的正常秩序。 (6-9) 因此,地方保护问题讨论日益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广泛关注的热点。 一个与地方保护讨论相关问题,是当前我国国内地方政府在地方利益驱动下,重复建设产生的各省产业结构趋同化的现实。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主要表现为各省 工业 结构的相似程度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据统计,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率高达%,中部与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率高达%。 (295) 在各地区制定的2025 年远景目标规划中,将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的有 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方保护与合作:基于产业结构趋同的经济学-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