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2.1 设计概况2.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2.2.1 地质概况2.2.2 水文地质三、缺陷原因分析3.1 渗漏水原因分析3.2 鼓包和漏筋原因分析3.3 预埋件、接驳器偏位原因分析3.4 地连墙侵限原因分析3.5 地连墙墙身夹泥层原 因分析3.6 墙身接头处涌水、涌泥原因分析3.7 墙体开叉、表面平整度差原因分析3.8 墙身声测管,测斜管堵塞原因分析3.9 墙身砼强度不够原因分析四、缺陷修补目标五、缺陷处理方法5.1 渗漏水处理5.2 鼓包和漏筋处理5.3 预埋件、接驳器偏位处理5.4 地连墙侵限处理5.5 地连墙墙身夹泥处理5.6 墙体开叉、表面平整度差处理5.7 声测管、测斜管堵塞处理5.8 墙身混凝土强度不足处理六、施工工艺6.1 渗漏水处堵漏施工6. 1. 1 施工工艺流程6. 1. 2 施工方法6.2 基面处理施工工艺(含鼓包和漏筋修复)6. 2. 1 基面处理(含鼓包和漏筋修复)施工工艺流程:6. 2. 2 基面处理施工方法(含鼓包和漏筋修复)七、施工材料7.1 堵漏材料7. 1. 1 注浆堵漏材料7. 1. 2 无机堵漏材料(双快水泥)注浆材料 7.2 主要机械及人员安排7. 2. 1 机械设备配备 7. 2. 2 施工人员配置八、安全生产管理8.1 安全方针8.2 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依据1、《建筑桩基技术法律规范》(JGJ94-28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法律规范》(GB50204-2025)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法律规范》(GB50299-1999)( 23 年版)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法律规范》(GB50108-28)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法律规范》(GB50208-2025)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25)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25)二、工程概况2.1 设计概况xx 车站总长 372.8m,车站标准段为地下两层双岛四线车站,换乘节点处为地下三 层,北端局部为地下单层。20 号线及 12 号线站台宽度均为 13m,标准段宽度为 43.3m, 底板埋深约 17.2〜19.95m,换乘节点处底板埋深约为 24.2m,顶板覆土 3m。北端地下 单层处顶板覆土 10.7m。本站南端接两层明挖区间,与车站同步施工,北端接盾构区间, 并预留盾构始发条件。围护结构采纳10mm 厚地连墙+内支撑的形式。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