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调研报告黄德伟 17(南京工业大学、规划 1101 班) 调研地点:贵州省安顺市、重庆市调研时间:16.3.1 日—16.3.15 日 关键词:城市设计 城市更新 乡村规划设计 自然与城市设计 摘要:以贵州省安顺市屯堡文化集聚圈、安顺黄果树瀑布风景区、重庆市中心城区为讨论对象,从城市更新规划设计与城市历史遗存保护、自然风景与城市设计分析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设计协调处理自然、历史、社会、城市空间的做法,并探究在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屯村规划设计中,应该注重保护与协调的相关要素和相应的处理办法。 调研目的:收集城市设计中的相关规划手法,巩固加深城市更新设计相关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学习。通过讨论成功的城市设计案例,结合实地考察,并作为鲍屯村进展规划的参考。 一、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概叙1、旧城更新的实践及相关理论演变1.1 中国的旧城更新进展 旧城是指城市建成区中经济衰退、房屋年久残旧、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居住质量较差的地区。为了使其恢复经济活力、改善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必须调整原有的结构体系,补偿物质缺损,调整人口分布,一般称为旧城更新。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经历了一个快速进展时期。由于土地使用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城市建设也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总体来说,中国的旧城更新经历了两个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更新的重点在老旧工业区改上;80 年代以后,旧城区的更新开发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后者强调居住区的更新,未从全局着眼,不是整体的旧城更新体系。中国的“旧城更新”长期以来被简单理解为对物质环境的“改造”,“旧城保护”则是“什么也不许动”,成了改造的对立面。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展,旧城更新的实施在拆除改造和完全保留这两极端之间转换。中国近现代城市,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旧城更新的侧重点在于物质环境的改善和促进经济的提高。因而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在更新过程中被拆毁,传统城市空间和文化肌理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破坏改变了历史环境恶化了自身生存的文化环境。因此,如何在旧城更新过程中更好的保护历史文脉和文化特性,使城市得到可持续的进展,成为学科不断努力的方向。二、调研案例1、洪崖洞1.1 简介洪崖洞地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半岛的北端,北临嘉陵江边,南起沧白路城墙石崖,是一片具有山城民居特色的传统街区。该地区在重庆历史上曾经是城市“关厢”地带,是在江边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