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墙面裂缝、渗漏防治措施一、现象与部位1、框架梁底、柱边出现裂缝,引起渗漏。2、外墙面上留有的凹凸线槽处,遇长时间的连续降雨,雨水会沿墙面的凸线或凹槽渗入墙体出现渗漏。3、对于露台、小屋面与房间交界、外墙腰线、室外楼梯与墙面交界处易渗漏。4、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预留的各种施工孔洞(如脚手架眼、连墙件、穿墙的螺栓孔、外挑架槽钢孔、刚性拉结点留孔以及水电等安装时的管洞等外墙薄弱部位),处理不当均易出现局部渗漏现象。渗漏面积大小不等,位置也无一定规律,或成条状,或连成片状。5、外墙抹灰层空鼓、开裂引起渗漏水。二、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一)主体阶段1、原因分析从材料角度分析:1.1 实心、砖、多孔砖、空心、砖在施砌时龄期达不到要求,造成墙体收缩裂缝。1.2 砌筑砂浆采纳细泥砂,配比不准确,使用隔夜灰,砂浆中使用砂浆王等掺合剂时掺量不正确等,导致砂浆强度达不到要求,影响墙体整体性而产生裂缝。1.3 混凝土和砖砌体这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在接壤部位易产生裂缝。1.4 拉结筋未设或未做弯钩、植筋不牢、拉结筋间距与砖模数不匹配,现场砌筑时操作工人随意弯折。造成填充墙与主体框架未可靠连接而产生裂缝。1.5 填充墙砌至梁底、板底时,未正确留设空隙,直接一次性砌筑,或间隔时间过短,梁下斜塞砖砂浆不饱满。造成框架梁下出现裂缝;如图 1 所示1.6 砖块未提前洒水湿润,直接干砖上墙,使砖块与砂浆之间未有效粘结,影响墙体整体性而产生裂缝。1.7 外墙未满灰砌筑,砖墙的砌筑砂浆不饱满,易引起墙面渗漏。1.8 阳台、雨篷倒坡,雨水不流向室外而流向墙体,造成渗漏。1.9 露台、小屋面与房间交界、外墙腰线、挑板、室外楼梯与墙面交界等墙底未做砼翻高或翻高不到位。1.10 预留的各种施工孔洞(如脚手架眼、穿墙的螺栓孔、外挑架槽钢孔、刚性拉结点留孔以及水电等安装时的管洞等外墙薄弱部位)未可靠封堵,留有渗水通道,表面出现裂缝,而造成外墙渗水。2、防治措施材料角度措施:2.1 实心、、空心、多孔砖在施砌时产品龄期不应小于 28d(宜大于40d);必须控制好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2.2 砌筑砂浆应采纳中、粗砂,严禁使用细泥砂和石粉。建议砂浆中不掺砂浆王等掺合剂,砂浆配比准确,不使用隔夜灰,保证砂浆强度。冬季施工,砌体施工要避开冰冻时段,或在砂浆中掺防冻剂,经过冻融的砂浆不得使用。施工操作角度措施:2.3 拉结筋建议采纳预埋短筋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