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学有机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版13第十三章教学要点和复习

大学有机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版13第十三章教学要点和复习_第1页
1/5
大学有机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版13第十三章教学要点和复习_第2页
2/5
大学有机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版13第十三章教学要点和复习_第3页
3/5
大学有机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版 13 第十三章教学要点和复习(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 第十三章 教学要点和复习一.重要反应纵横二.重要概念和原理 1. 命名 羧酸衍生物命名原则可以根据来源的酸,加上合适的“后缀”来命名。但变化比较多,需要关注:酰胺和取代酰胺命名不要与胺混淆;酯应当选择合理的酸和醇予以命名;酸酐和酯不要混淆。2. 醇、醛酮和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反应 醇:饱和碳上的亲核取代 SN(SN1,SN2),伴随着 E 反应,也有可能重排,质子酸催化反应; 醛酮:亲核加成,质子酸催化此反应; 羧酸衍生物:不饱和碳上的亲核取代——亲核加成-消除反应;C-L 活性比 C-OH 低,羧酸衍生物 C=O 活性比醛酮 C=O 低。 注意:(1)醛酮加成不消除,即停留在:,羧酸衍生物加成以后消除,即: 原因在于:H-、R’-碱性强,难离去;羧酸衍生物中的 L-碱性弱,易离去。这一结果与卤代烃中讨论内容是一致的。(2)质子酸的催化作用:亲核取代:羟基在质子酸催化下质子化羟基,易离去被取代;亲核加成:羰基在质子酸催化下质子化羰基,有利于亲核试剂进攻。3. 羧酸衍生物“三解”反应的活性影响因素:亲核加成(C=O):(1)电子因素:与醛酮加成类似(2)空间位阻:R 基团大小 消除反应(L):碱性大小 亲核试剂(Nu):(1)亲核性:亲核能力大小 (2)空间位阻:基团大小注意:不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加成反应活性综合了亲核取代、亲核加成的一些基本规律,可以作为卤代烃、醇和醛酮主要反应的总结提高。 4. 一些比较特别的反应 (1)与格氏试剂反应 注意:该反应常常用于制备增长碳原子的酮或叔醇。可以看作是醛酮与格氏试剂反应的补充。 (2)Rosenmund 还原(罗生门德) 注意:羧酸和羧酸衍生物完全还原形成醇,该反应可以选择性还原为醛,是醛的一种制备方法。类似的是:醇完全氧化为酸,部分氧化为醛。 (3)Hofmann 降级 注意:该反应脱羰基,可以用于制备减少一个碳原子的伯胺。三.重要考点示范1. 命名: 答案:乙酸-2-羧基苯酯 或:2-乙酰氧基苯甲酸 注意:各个羧酸衍生物的命名。对于比较复杂的有机物,在不违反基本原则前提下,命名时有一定灵活性。2. 将下列化合物按水解活性由大到小排序: (A) (B) (C) (D) 答案: (D)>(A)>(C)>(B)注意:在离去基团和亲核试剂一定条件下,上述有机物水解活性由羰基正电性决定,羰基对位有吸电子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学有机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版13第十三章教学要点和复习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