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高三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如何做好高三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实践已经证明并且还将继续证明,一年一度的高考,很多学生平常成绩相当出色,可是一到高考就不行了。问题就出在心理素养上,一些考生由于不信任自己的实力,首先在心理上打垮了自己,因而发慌心虚、手忙脚乱,平常得心应手的试题也答不上来,最终在人生的紧要关头没能把握好自己。相反,不少平常学习很一般的学生,由于心理素养好,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考试时沉着、冷静,思考问题细心、严谨,实现了超水平发挥,结果成绩优良,如愿以偿地跨进了满意的大学。有材料统计显示:在影响高考成绩的二十个因素中,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居第四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居第三位;考前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二位;而考场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一位。所以有人说:“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心理素养的竞争。”这是不无道理的。因而心理辅导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下面我就高三班主任如何做好高考备考各个阶段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指导学生摆正心态,调整动机水平。 刚刚升入高三的时候,很多学生都给自己定下了奋斗目标,有些学生还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对于高考来说,目标明确当然是对的,但当这种目标内化成学生内心一种不可抗拒的强动机的时候,它就会对复习带来不利的影响了。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考试的一种内部动力。动机太高或太低都不能引起大脑皮质最佳的工作状态,从而也不能得到最佳绩效,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学习的效率也随之增加,直到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并且,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因此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提倡学生摆正心态,将考试动机调整到合适的水平。 第二、我想谈一下市一模前后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市一模是他们上高三的第一次大考,考试前后是学生心理最不平静的时候,也是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高峰时期。针对这种状况,我会把考前心理紧张、情绪反应强烈的学生集中到一起,为他们进行团体咨询,之后再让他们互相诉说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