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制度一、院内干净、卫生,有健全的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并有专人负责。二、门诊、住院部布置符合保健院的格局,有醒目的妇幼卫生宣传阵地。三、保健院环境幽静美观,有与全院占地面积相适应的绿化带。四、门诊、病房秩序良好,做到干净、肃静、舒适、安全,病房细菌含量符合卫生学标准。五、门急诊、病房等保健医疗区禁止吸烟。六、院内厕所管道通畅,消毒保洁。七、污水、污物、放射性物质、有毒气体排放均应符合有关规定。待产室与产房管理制度一、产妇临产住院,工作人员介绍爱婴医院常规,并进行有关母乳喂养好处与管理的强化教育。二、对无母乳喂养禁忌症者,不允许携带婴儿奶粉、奶瓶、奶头入院。三、产程中鼓舞产妇吃高营养食物与补充足够水分,以增强体力,准备产后哺乳。四、新生儿娩出后,擦干皮肤,清理呼吸道,处理脐带后,正常新生儿在生后 30 分钟内即抱放在产妇胸前行皮肤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 分钟,并继续协助新生儿吸吮,观察觅食、吸吮、吞咽情况,有异常情况未能进行早接触、早吸吮的新生儿,应在分娩记录中注明原因,实施皮肤接触中要注意保暖。五、剖宫产术后可行母、婴面颊皮肤接触。进入母婴同室,产妇有应答反应者 30 分钟内正规进行皮肤接触、早吸吮,皮肤接触至少持续 30 分钟。六、对早产、轻度窒息新生儿,由儿科医师决定早接触和早开奶时间。七、不宜早接触、早吸吮的指征:1. 新生儿重度窒息、产伤或者其他合并症,经新生儿复苏抢救后需送高危新生儿病房继续抢救或者观察者。2. 高危母亲抢救者。3. 剖宫产母亲麻醉未清醒者。4. 有母乳喂养禁忌症者。5.34 周与以下的早产儿,吸吮、吞咽不协调者。妇产科管理制度一、营造宽松、舒服、宁静的诊疗环境妇产科医院各诊疗场所不应与外界环境直接连通,以满足维护病人隐私权的需要,消除病人紧张、焦虑的心理。二、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妇产科医院风险较大,要求医务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的业务技术水平,良好的服务态度,同时也要不断改善硬件。三、积极开展科学讨论工作,将妇产科医院办出新的特色。产房消毒隔离制度一、分娩室要求无尘,环境清洁,空气新奇。1. 每周大拂拭,室内空气、家具、用品彻底消毒,对空气物品表面。2. 每月作细菌监测,并记录。3. 物品表面细菌少于 8/cm2,空气少于 5 个/m3。二、每日通风 2 次,每日紫外线照射 1 小时,紫外线强度每季度监测 1 次,有记录。三、每日用消毒液浸湿的抹布擦拭全部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