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剪力墙教学课件VIP免费

剪力墙教学课件_第1页
1/30
剪力墙教学课件_第2页
2/30
剪力墙教学课件_第3页
3/30
剪力墙教学课件目录•剪力墙基本概念与分类•剪力墙构造要求与细节处理•受力性能分析与设计方法•抗震性能评估与加固措施建议•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解读•工程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剪力墙基本概念与分类01作用承担全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到基础。定义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定义及作用没有门窗洞口或只有少量很小的洞口时,可以忽略洞口的存在,这种剪力墙即为整体剪力墙,简称整体墙。门窗洞口尺寸比整体墙要大一些,此时墙肢中已出现局部弯矩,这种墙称为小开口整体墙。整体墙小开口整体墙结构类型与特点剪力墙上洞口开得更大,或成列布置,使剪力墙受力如同由洞口之间的墙肢和连梁等组成的若干个悬臂结构,故称为联肢墙。在联肢墙中,如果洞口开的再大一些,使得墙肢刚度较弱、连梁刚度相对较强时,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已接近框架。由于剪力墙厚度较框架结构梁柱的宽度要小一些,故称壁式框架。联肢墙壁式框架结构类型与特点01特点02结合建筑平面,利用间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基本上不与建筑使用功能发生矛盾。03墙的数量可多可少,肢长可长可短,主要视抗侧力的需要而定,还可通过不同的尺寸和布置来调整刚度中心的位置。结构类型与特点01能灵活布置,可选择的方案较多,楼盖方案简单。02连接各墙的梁,随墙肢位置而设于间隔墙竖平面内,可隐蔽。根据建筑平面的抗侧刚度的需要,利用中心剪力墙,形成主要的抗侧力构件,易于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结构类型与特点02适用范围适用于住宅、公寓和旅馆等居住建筑。优点侧向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其缺点是剪力墙的间距有一定限制,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利用不够灵活,不适合要求大空间的公共建筑;结构自重往往较大;结构延性较差。缺点间距不能太大;平面布置不灵活。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剪力墙构造要求与细节处理02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以及建筑高度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应小于160mm。墙体厚度应避免过高导致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高度宜控制在层高的2~3倍以内。墙体高度墙体厚度与高度限制01约束边缘构件对于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两端,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02构造边缘构件对于其他部位的墙肢或三级、四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03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同时箍筋的直径和间距也应满足规范要求。边缘构件设置规则连接方式选择及施工注意事项连接方式:剪力墙与框架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刚接或铰接,具体应根据结构分析确定。施工注意事项应严格控制剪力墙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确保墙体位置准确。混凝土浇筑前应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并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模板支设应牢固可靠,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涨模或漏浆。受力性能分析与设计方法03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的刚度会逐渐减小,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剪力墙的连梁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内力重分布,形成塑性铰,消耗地震能量。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主要表现为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水平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竖向荷载作用下,剪力墙主要承受轴向压力和弯矩作用。剪力墙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主要表现为轴向压缩和弯曲变形。对于高层建筑,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墙受力性能更加重要,需要特别关注。竖向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性能化设计是一种基于结构性能目标进行结构优化的方法,旨在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经济性和施工便利性。在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可以采用基于性能化设计的理念,通过优化剪力墙布置、调整连梁刚度、设置耗能装置等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抗震能力。基于性能化设计的剪力墙结构优化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结构刚度、承载力、变形能力、耗能能力等,以实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经济和适用性。基于性能化设计理念进行结构优化抗震性能评估与加固措施建议04钢筋混凝土剪力墙01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刚度,但延性相对较差,容易产生脆性破坏。02钢板剪力墙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剪力墙教学课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