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教育制度1 目的为了进一步法律规范各企业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教育工作,使员工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家安全、环保法规和公司安全环境管理规章管理制度、操作章程以及技术专业知识;提高危险预知能力,控制不安全行为,防止发生事故、职业病和环境污染,特制定本项制度。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 xxx 企业公司的员工、外包队员工和外来参观、学习人员。3 管理职责3.1 各企业人事部门负责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及合同制工人和临时工、借用工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工作。3.2 各企业外来劳动力管理部门负责对外包工程队人员和点工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管理工作。3.3 各企业其他部门联系的外协施工人员、参观、学习人员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工作由联系部门负责。3.4 各企业安全环境监督部门负责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计划的编制、实施、检查、落实工作。4 工作程序及要求4.1 各企业员工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应编入员工教育计划中,人事部门要对整体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工作进行跟踪监督。4.2 各企业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外包队法人、主要生产管理人员以及专职安全人员应经当地政府安全、环保部门专门培训,并取得相应上岗资格证书;各企业应按要求有策略,有方案地组织以上人员进行复训。4.3 新入厂员工、外包工应进行公司、车间(部门)和队伍(班组)的三级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有相应完善的教育记录。4.3.1 公司级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由安全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具体实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a.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国家的安全、环保相关法律、方针、政策;b. 本公司的主要危险、职业危害、重要环境因素及主要的防范要求、应急预案;c. 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情况及基本知识;d. 本公司主要安全环境管理规章管理制度;e.安全生产方面的事故案例、经验及教训;f.员工安全、环境行为法律规范。4.3.2 车间级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由车间安全员具体实施。主要内容是:a.本车间(部门)的主要危险、职业危害、重要环境因素及具体防范措施;b.本车间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情况及相关规章管理制度;c.本车间有关工种安全、环保技术操作章程;d.本车间预防事故、职业危害和环境污染的措施和要求;e.本车间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知识,包括自救、互救和疏散逃生等;f.本车间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g.有关事故案例及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4.3.3 班组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