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记录与档案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使其纳入正规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制定本制度如下:一、纳入档案管理的项目1、本辖区安全生产工作规划。2、确定的重、特大及一般性危险源及事故隐患登记表。3、安全隐患重点单位、部位登记表。4、 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5、安全生产会议及安全检查记录。6、各种上报、汇报材料。7、事故应急救援预案。8、 其它。二、查阅档案程序1、查阅档案资料时,必须经分管领导同意签批;2、如需将档案资料拿走,必须写借条经领导审批。三、加强档案的日常管理,注意防盗、防火、防蛀、防潮湿安全记录与档案管理制度(二)1.持管生产、就管安全,安排生产活动时安排安全工作的原则。2.公司在每月一次的生产、经营总结会上由分管领导总结安全工作,包括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整改情况,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安全工作目标计划,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情况;制订阶段性安全工作措施。3.安全生产部应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例会,检查、了解本单位和各工种、工序的安全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并布置班组安全工作。4.班组在每日施工前十分钟,坚持进行由全体班组人员参加的班前会,主要内容是开展以查劳保用品的穿戴、查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并在班后开好安全小结会。5.每天的生产例会上,听取各班组长汇报当天的生产情况,布置生产工作安全,以及对汇报问题的处理方案;各班组在布置工作的同时布置安全工作。6.对事故根据“四不放过”的原则开好事故分析会,并针对其中涉及安全的部分有安全员整理并报公司领导,由公司领导组织落实安全措施。7.各级安全工作会议,由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组织并主持会议。8.安全工作会议应有完整的《安全例会记录》,并整理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