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知识介绍在欧美,安全评价被称为“风险评估”或“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在日本,为了顺应人们的心理,改称为“安全评价”。在我国,多称之为“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是以保障安全为目的,根据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工程项目或工业生产中潜在危险进行预先的识别、分析和评价,为制定基本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本讲座概述了安全评价的内容、特点、作用及主要评价方法,将陆续介绍常用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的内容本世纪 60 年代初,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美国。美国空军提倡系绕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而美国道化学公司则首创了危险指数评价方法,迄今为止已渐渐形成了并行不悖的两大流派。不论哪一种评价方法,其主要内容不外乎以下 4 个方面:危险的识别、危险的定量、定量化的危险与基准值比较、提出控制危险的措施。危险的识别是分析所讨论对象存在的各种危险;危险的定量则是讨论确定这些危险发生的频率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一般将定量化的危险称之为风险,与基准值比较是将这些风险与预定的风险值相比较,推断是否可以接受;控制危险措施即是根据风险能否接受而提出的降低、排除、转移风险的对策。安全评价的特点安全评价的系统、预测和定量的特点从一开始就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它的产生和进展造成了对传统安全管理体制的冲击,促进了现代安全管理体制的建立;它对现有安全技术的成效作出评判并提示新的安全对策,促进了安全技术的进展。与传统的安全分析和安全管理相比,安全评价的主要特点是:(1)确立了系统安全的观点。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的日趋复杂和连续化生产的实现,系统往往由许多子系统构成。为了进一步保证系统的安全,就必须讨论每一个子系统,另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点”往往会被忽略而引发安全事故,因而“接点”的危险性不容忽视。安全评价是以整个系统安全为目标的,因此不能孤立地对子系统进行讨论和分析,而要从全局的观点出发,才能寻求到最佳的、有效的防灾途径。(2)开发了事故预测技术。传统的安全管理颇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即从已经发生的事故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有些事故的代价太大,必须预先实行相应的防范措施。安全评价的目的是预先发现、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便于在事故的发生之前实行措施消除、控制这些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3)对安全作定量描述。安全评价对安全作定量化分析,把安全从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数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