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浅析石油化工工业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它在生产、加工、输送、储运中常常伴随着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深冷、有毒有害和腐蚀等危险因素,由于生产工艺复杂,大多需要高温、高压、高速、低压、深冷等苛刻条件;有些反应剧烈,易失控;原料和产品要在贮罐等设备中储存。例如石油裂解装置内的温度高达 800~900℃,高压聚乙烯需要在 100~300MPa 的压力和 50~300℃的高温下才能聚合生成,这就表明了石油化工工业必定存在的高度易燃易爆性,如:1996 年 6 月 18 日的高化苯酚丙酮装置,2025 年 5 月巴斯夫分散体火灾,2025 年 7 月 23 日的石化二次乙烯装置事故,2025 年 9 月 19 日的高桥精细化工厂,以及今年的 6 月 16 日安徽当涂化工厂 16 人死亡、24 人受伤和 6 月 28 日兰州石化炼油厂火灾中造成石化公司消防支队 1名消防队员牺牲 10 名队员受伤的惨痛事故。因此,认真认真的去讨论石油化工装置火灾特点,探究其扑救的基本规律,对于提高消防队伍的作战能力,有效控制和扑救石油化工火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特点 石油化工生产的特点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一高、二大、三密集,四多、五毒、六立体” (一)、生产工艺高参数 现代石油化工生产,许多工艺过程都采纳了高温、高压、高真空、高空速、深冷等工艺控制高参数;使生产操作更为严格、困难,同时也增大了火灾危险性。高压聚乙烯工艺的压力控制超过 270MPa,上海炼油厂加氢裂化装置压力也达到 180MPa。 (二)、装置规模大型化 当前,石油化工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型化,一个装置的占地面积达几亩甚至上百亩地,因而,对工艺设备的处理能力、材质和工艺参数要求更高,给设备制造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增大了潜在的火灾危险性,发生火灾后扑救的难度也同时加大。如目前中国最大的原油罐以达 15 万立方,上海炼油厂海滨油库中 10 万吨级原油罐有 2 座。 三、生产装置高度密集 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化工生产装置都是集中布置的,密度大,间距小,设备、管道交错排列,纵横串通。生产装置高度密集,装置与装置之间相距不足十米,在火灾条件下,因热对流、辐射、传导的作用,易发生链锁式爆炸燃烧,扩大燃烧范围。 四、生产综合化,产品多样化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各种油品、液化石油气等燃料和烷烃、烯烃类、炔烃类、苯类、醛类、酸类、氢等多种石油化工原料及一些中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