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导入制造悬念导入。〔老师〕应抓住小同学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同学在激烈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习知识的兴趣。在教学"年、月、日'时,老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l2 岁,过了 l2 个生日,可小华也是 12 岁,他只过了 3 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同学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激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立即老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日的课后就知道了。'这样,从一开始,老师就把同学推到了主动探究的主体地位上。 .以旧引新。即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使同学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同学的学习难度。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之前,可先让同学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及分数应用题。如:一桶汽油倒出 2/5,刚好 12 升,这桶汽油共有多少升?然后将题中 2/5改为 40%,让同学计算,从而巧妙地把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这样导入新课,有利于加强同学的学习信心。 开门见山。老师在新授前,直接向同学出示新的课题,这样能使同学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课程。教学"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时,上课伊始,老师可在黑板上写一个很大的数,如 92600000、12 亿(用数码表示)。然后指出:"这种数的位数很多,读好这种数和写准这种数对今后学习与工作有很大帮助。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创设情境导入。小同学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能被 3 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指出:375 这个数能被 3 整除吗?同学一时不能说出。老师接着说:我们能直接推断任意一个数能否被 3 整除,请同学们报数我来推断。这时同学纷纷报数,老师对答如流,同学被眼前情境所吸引。然后老师说:今日我就来教你们这个本领(出示课文题目)。这样,同学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地接受了新知。 2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提问题应具有艺术性 假设问题过于呆板、机械,"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收不到好的效果。从讨论同学的心理着眼,像包装精致的商品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一样,在维持提问原意的前提下,对习题的形式和内容作适当的修正。在提问与同学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触及同学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有意识地把同学引入一种解题的最正确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提问情境与同学心理情境的共鸣和最正确融合。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发挥同学在解题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同学智力潜能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