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中国哲学课后题(58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1【单选题】“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维得失”是(a)评价张世安的话。A、B、C、D、2【单选题】哲学中的“哲”指的是(d)。A、B、C、D、3【单选题】哲学主要论述的是(d)。A、B、C、D、4【推断题】哲学在宋朝被称为义理之学。(√)5【推断题】哲学称为一个学科的名称始于元朝。(×)1【单选题】《黄帝内经》强调外无劳形之事,内无(a)之患。A、B、C、D、2【单选题】“仁义在身而色不伐”中“伐”的意思是(b)。A、B、C、D、3【单选题】(c)提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A、B、C、D、4【推断题】《孟子》提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5【推断题】《论语》中提出穷理尽性的观点。(×)6【推断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意曾被当作是道德的尺度。(√)1【单选题】(a)不属于南宋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A、B、C、D、2【单选题】认为“道”是生成世间万物母体的是(c)。A、B、C、D、3【推断题】“朝闻道,夕死可矣”体现了生命对于时间的追求。(×)4【推断题】“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与道家的“道”是不同的。(√)5【推断题】艺术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构造而成的客观世界。(×)1【单选题】观念形态的文化不包括(d)。A、B、C、D、2【单选题】关于汉语语境下对理性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B、C、D、3【单选题】(c)提出“世事明洞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观点。A、B、C、D、4【推断题】《尚书》为“哲学”一词中的“哲”奠定了语义基础。(√)5【推断题】《庄子·所染》中以染布来比附国家政治善恶。(×)1【单选题】现在使用的“哲学”一词是由(c)引入的。A、B、C、D、2【单选题】人或者事物的价值是由(d)规定的。A、B、C、D、3【推断题】哲学在 18 世纪成为了一级学科。(×)4【推断题】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聪慧就是参前视远、知事穷理。(√)5【推断题】老子理念中的道和孔子理念中的道在本质上讲其实是一致的。(×)1【单选题】中国哲学兴起时期的形式是(d)。A、B、C、D、2【单选题】半坡遗址属于(a)。A、B、C、D、3【单选题】关于社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B、C、D、4【推断题】中国哲学发端于夏朝。(×)5【推断题】社字最早指的是土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