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尼雅汉简与汉文化在西域的初传—兼论悬泉汉简中的相关史料

尼雅汉简与汉文化在西域的初传—兼论悬泉汉简中的相关史料_第1页
1/75
尼雅汉简与汉文化在西域的初传—兼论悬泉汉简中的相关史料_第2页
2/75
尼雅汉简与汉文化在西域的初传—兼论悬泉汉简中的相关史料_第3页
3/75
尼雅汉简与汉文化在西域的初传—兼论悬泉汉简中的相关史料 内容提要:尼雅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精绝国所在地。本世纪初叶以来,尼雅遗址先后发现三批汉简,但是目前学界对尼雅汉简出土地点的讨论和文字考释均不能令人满意,有必要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我们的讨论表明,尼雅汉简出土于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编号的和号遗址。这里应是精绝宫廷所在地。尼雅汉简与楼兰和于阗汉简构成一组“西域汉简”。它们以出土古文字资料表明,西域诸国最初使用汉文作为官方文字,塔里木盆地古代居民使用汉字的历史至少要追溯到公元前 2 世纪末至前 1 世纪初。尤为宝贵的是,西域汉简包括一批古书残简,如楼兰汉简的《论语·公治长篇》、《史记·匈奴列传》、尼雅汉简的《苍颉篇》等。它们为讨论中原汉文化在西域的最初传播提供了生动的实例。 1995 年夏,我们在大英图书馆访问时,首次见到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未曾刊布的一批尼雅汉简。在该图书馆东方写本与印本部主任吴芳思博士的帮助下,初步调查了这批汉简。为了使工作在尼雅考古第一线的中国学者及时了解这批重要史料,我们于 1996—1997 年连续发表两篇文章,讨论了其中两枚汉简。[1]由于大英图书馆尚未公布这批材料,我们一直在等待这批汉简照片的正式出版。1998 年,《大英图书馆馆刊》刊布了这批汉简的照片以及兰州大学王冀青多年来对这批照片的调查讨论。王先生的调查对澄清尼雅汉简的来龙去脉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在这批尼雅汉简发现前后,尼雅遗址还发现过两批汉简。目前学界对这三批汉简出土地点的讨论和文字考释不能令人完全满意,因而有必要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撰写此文,求教于海内外讨论者。 一、尼雅汉简的发现1901 年 1 月,斯坦因首次闯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尼雅遗址。此后,这座沙漠废墟成了他历次中亚考察的必经之地。斯坦因第二次中亚考察于 1906 年 10 月重访尼雅。这次他组织了一个 50 余人的庞大队伍,在尼雅遗址内大肆发掘。他们在尼雅遗址北端西侧,东南距尼雅佛塔大约 8 公里处发现一处大型建筑群。这个建筑群仅剩三组基址,西南组基址规模最大,地表可见米高的胡杨木立柱,室内面积约 17X 平方米,编号遗址;西北组基址规模稍小,编号遗址。这两组建筑基址东面 16 米处还有一个建筑基址,面积约 16×平方米,编号遗址。这个遗址早期废弃后当作马厩使用,室内堆积厚达 2 米多,其中心部位发掘出一个大木箱,口径 X 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尼雅汉简与汉文化在西域的初传—兼论悬泉汉简中的相关史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