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错分析制度和改进措施一、为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杜绝发药差错事故再次发生,科室负责人在差错处理结束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就本次发药差错的发生,进行细致地分析,查找原因。二、原因查明后,第一时间通报科室全体人员,并以文字形式张贴在醒目位置,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判教育,从而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差错分析原因及处理结果详细记录在差错事故登记本中。三、调剂差错原因有多种,针对不同原因,立即进行整改。(一)属于医生处方书写潦草、不法律规范的,与医师沟通解决。(二)属于外包装、注射剂颜色等易混淆的药品,摆放时要分开位置存放,调剂时要认真检查,避开发药差错。(三)属于相关责任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错误,对当事人进行思想教育,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四)严格执行药品存贮制度,随时保持工作环境有序和干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彻底分开;易混淆药品、易挥发污染品、易燃品妥善处理,杜绝差错隐患。四、严格遵照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登记、上报、处理,避开过期药品流入患者手中。五、严格执行处方调配、复核发药双签字制度。加强药师自身素养和业务技能及规章制度的教育,增强其责任感,提高其业务水平和 1 能力。六、药房负责人每月一次对药房工作环境、工作质量、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考核,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差错分析制度和改进措施(二)科室要建立发药差错分析登记表,记录发药差错当事人姓名、发生差错的原因、类型、对差错的处理及措施。出现发药差错时,科室负责人召集全科室人员,对此次差错事故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发药差错出现的原因;1.发药人员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印象式发药,导致差错发生;2.药品种类繁多,许多名称、发音、外形、包装、剂型、规格等相似的药品,容易出现药品调剂差错;3.药品在药架上摆放位置发生改变时,药师仍习惯从这个位置取药并不核对就发给患者,造成错误;4.发药人员未做到“四查十对”,错写药品的用法用量,导致差错出现。5.发药人员发药业务不熟悉,对药房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规格等不能熟悉掌握。四、根据发药差错性质分类,按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进行管理:1.一般差错:错发药品,及时发现追回或未用于患者;未按处方发药,多发或少发药,经查出者;错发药品,患者已服用,但未造成身体损害;2.严重差错。错发药品,用于患者,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身体损害;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