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常用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简介

常用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简介_第1页
1/3
常用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简介_第2页
2/3
常用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简介_第3页
3/3
常用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简介目 录一、复合地基(一)地基处理简介(二)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三)振冲碎石桩法(四)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CFG 桩法)五)高压喷射注浆法六)水泥土搅拌法二、桩基础(一)干作业螺旋钻孔桩(二)反循环钻成孔灌注桩(三)沉管灌注桩(四)冲击钻成孔灌注桩五)人工挖孔灌注桩六)旋挖灌注桩三、基坑支护工程 四、边坡支护工程一、复合地基(一)、地基处理简介地基处理(ground treatment):是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 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实行的人施工场地基处理方法。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改善原状软弱地基的性质。1、改善剪切特性。由于土体的强度主要是指其抗剪强度,土体的破坏是受剪破坏, 而不是受压破坏,所以改善剪切特性实际上是提高土体强度(两个重 要指标就是 C,中值)。2、改善压缩特性主要是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借以减少地基土的沉降。简而 言之,就是提高地基抗变形特性。3、改善透水特性主要是解决由于地下水的运动而出现的问题。如流沙,管涌等。4、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地震时饱和松散粉细沙(包括部分轻亚黏土)将会发生液化。主 要解决地基的振动特性,提高抗震性能。5、改善特别土的不良特性主要是消除或减少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土的涨缩性。(二)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1)强夯法的起源强夯法起源于法国,1969 年首先用于法国某海边 20 来栋八层居 住建筑的地基加固工程。现场的地质条件为:表层 4-8 米为采石场废 石弃土填海造地,以下 15-20 米为夹有高压缩性淤泥的沙质粉土,再 下为泥灰岩。原拟采纳桩基础,不仅桩长要达到 30-35 米,而且负摩 擦力所产生的荷载将占整个桩基础承载力的 60—70%,很不经济。后 改用堆土(高 5m,1kpa)预压加固,历时三个月,沉降仅 20cm, 最后采纳强力夯实,只一遍(锤重 80kN,落距 10m)就沉降了 50。随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我国从 1978 年在塘沽新港首次使用以后, 进展很快。(2)强夯法施工简介及适用条件强夯和强夯置换法是用起重设备将很重的夯锤(一般 10~40t)起吊 到一定高度(一般 10~40m),然后使其自由下落,利用其产生的较大 的冲击能对土进行强力夯实,以提高其强度、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地 基加固处理方法。强夯法使用的设备简单,施工速度快,加固效果好, 节约三材,经济效益显著。工程实践证明,经强夯处理后的地基,其承载力可提高 2~5 倍, 地基压缩性可减小 2~10 倍,有效加固深度可达 5~15m,可消除饱和 砂土地基的液化。强夯法多年来广泛应用在建筑、水利、交通、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常用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简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