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靳三针疗法 一、四神针 位置: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 1、5。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针法:针尖向外方斜刺0、8— 1寸。 二、智三针 穴组: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穴神为第二、第三针。部位: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 寸得神庭与头维穴连线得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得交点处。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针法:针尖向下或向上平刺 0、8—1 寸深,捻转针法。 三、脑三针 穴组:脑户穴与左右脑空穴共三穴。位置:脑户穴在后头部,当枕外粗隆上凹陷处。脑空:在脑户穴左右各旁 1、5寸处。主治:肢体活动障碍,躯体不平衡,后头痛。针法:针尖向下沿皮刺 0、8—1 寸。 四、舌三针 位置: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其左右各旁1 寸处为第二、第三针。主治:语言障碍、发音不清、哑不能言。流涎、吞咽障碍。 五、颞三针 位置: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得半身不遂、口眼、窝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性痴呆。针法:针尖向下沿皮下平刺1、2—1、5 寸。 六、定神针 穴组:印堂上 0、5 寸为定神 1 针,左阳白上 0、5 寸为定神Ⅱ针右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Ⅲ针、、位置:印堂,两眉间中点。阳白,眉上1寸直对瞳孔。主治:注意力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针法:沿皮下,向下直刺0、5~0、8 寸出针时用棉球压针口、以防出血。 七、晕痛针 穴组:四神针、印堂、太阳。位置:太阳在颞侧,瞳子髎穴外 0、8 寸凹陷中。主治:头晕头痛、头顶痛、偏头痛、前额痛。针法:直刺 0、5 至 0、8 寸,注意针下有硬物感觉时,就是针中髎骨切勿再深刺,可将针稍提高 0、2 寸即可,进针后不提插捻转,可用刮针。 八、面肌针 位置:1、眼睑痉挛:四白、下眼睑阿就是穴。2、口肌痉摩:地仓、禾髎、迎香。 部位:四白,眼正视,瞳孔下约一寸之眶下孔中。下眼睑阿就是穴,穴在下眼睑中间之皮下,针尖向鼻方向沿皮下。地仓,口角旁 0、4 寸。禾髎,在人中穴旁开 0、5寸。迎香,(见鼻三针)主治:眼肌痉挛、口肌痉亦挛。针法:四白直刺或斜刺 0、5—0、8 寸。下眼睑阿就是穴向鼻沿皮下平刺0、5 寸。地仓、向颊车平刺 0、5—0、8 寸。禾髎向下关平刺0、8寸,进针后用电针连续波、频率稍密。强度大至眼肌或口肌痉挛抽紧为度,但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