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处理程序建筑施工现场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当立即报告项目工程经理部领导或安全技术人员,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施工现场情况,根据相关规定立即报告上级相关部门,并立即组织对伤员的抢救。对于伤亡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应根据下列程序进行。一、快速抢救伤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事故的发生后,首先快速实行必要措施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蔓延扩大。同时,为了调查事故、查清事故原因,必须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负伤人员和排除险情而必须移动现场物件时,要进行录像、摄影或画清事故现场示意图,并做出标记。因为事故现场是提供有关物证的主要场所,是调查事故原因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所以要严加保护。要求现场各种物体的位置、颜色、形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等尽可能保持事故的发生时的状态。必须实行一切措施,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的破坏。清理事故现场应在调查组确认现场取证完毕,并征得上级劳动安全监察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工会、公安部门等同意后进行。不得借口恢复生产,擅自清理现场将现场破坏。二、组织事故调查小组企业在接到伤亡事故的报告后,由企业负责人或指定人员组织调查组参加事故调查。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区的市(或者相当于设区的市一级)劳动安全监察、公安、工会组成的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调查。根据事故性质,可邀请有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鉴定。但与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参加事故调查小组。三、现场勘察在事故的发生后,调查组必须到现场进行勘察。现场勘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广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事故的现场勘察必须及时、全面、细致、客观。现场勘察的一般步骤是:(一)整体巡视(观察)现场这一阶段是参加事故调查小组的成员,到现场听完企业对事故的简单介绍、现场处理和实行的保护措施后,对事故现场内部、外部状态及周边环境进行的整体巡视。通过对事故现场的整体巡视,要完成如下任务:对企业确定的事故现场保护范围、保护措施不当或不足的地方进行调整改善。运用照相、录像等手段,记录现场方位及概貌情况,得出较明确的现场整体原始状态。弄清有无故意制造事故的可疑现象;现场表面残存的构成、现场物体倒塌、倾斜、破坏情况;现场物体变形、熔化、燃烧、飞溅等情况;设备异常现象等。制定进一步勘察现场的实施方案,包括确定勘察范围、勘察重点、勘察方法、顺序等。(二)初步勘察现场初步勘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