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市场败走麦城 瓷都市场营销之痛 近日,一则关于景德镇瓷器展销商被困海外的消息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联想起近年来景德镇瓷器销售名声远播却少人问津的尴尬处境,这不禁再度让人重新审视这个瓷都的营销之路。 刚刚过去的那个春节对于几家江西景德镇陶瓷厂的中国员工来说是不堪回首的。当大多数人被节日的祥和和喜庆包围着的时候,这些兴冲冲去瑞士伯尔尼布展的陶瓷厂员工却发现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签证即将到期,但是他们的上万件货品却只卖出了一小部分。假如带着余下的货品打道回国,那意味着这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瑞士之行空手而归,硬着头皮留下来继续卖瓷器,却又发现布展方已经把他们的展品统统打入冷宫了。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质地精良、造型轻巧的景德镇瓷器第一次在海外市场碰硬钉子了。几年前,在南非、欧洲等海外市场,就曾经上演过多场景德镇瓷器铩羽而归的凄凉一幕。不仅如此,即使是在国内,景德镇瓷器近些年来也常常传出赔本赚吆喝的消息,名气很大、价格不低,但却少人问津。根据报道,与国内其他陶瓷产区相比,景德镇现在已经风光不再:进展势头不及广东潮州;总量规模仅相当于江苏宜兴的一半;产业特色不及湖南醴陵;陶瓷产品出口意识不及河北唐山;建筑卫生陶瓷不及广东佛山、山东淄博;优化产业集群思路不及江西德化。景德镇,这个拥有丰富瓷土资源、以“千年瓷都”美誉驰名海内外的江西古城如今感受到了一种尴尬,曾经“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的景德镇瓷器不再那么受人追捧,仿佛成了落难千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景德镇陶瓷生产和经营都需要创新,一方面,陶瓷产品的生产打破传统和古老的观念,推陈出新,另一方面,景德镇陶瓷的营销方式也需要创新。有分析认为,从营销的角度分析,景德镇瓷器之所以屡屡陷入困境,与它没有寻求更为科学和理性的营销之路不无关系。 好的营销要以正确的市场定位为前提。从多起景德镇瓷器开拓市场败走麦城的事件中可以发现,在进入到一个市场以前,这些景德镇瓷企业都疏忽了一件事,那就是仔细深化地了解当地市场潜力、需求状况。他们往往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有了名气就不愁没有市场。在许多景德镇瓷器生产企业看来,景德镇瓷器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最好的,得到认可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以几年前景德镇瓷器落难南非市场的事件为例,在一股盲目的“南非淘金热潮”的带动下,景德镇瓷器企业接二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