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有六大症状 隐匿性缺血更要警惕 在大多数人的认识里,心肌缺血是“老年病”,与年轻人“无缘”。然而,随着近年来生活压力增大和不良生活方式“夹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早早出现心肌缺血。 游泳健将孙杨去年因为心肌缺血,在竞赛途中感觉胸闷不适被迫退赛。说到病因,据称孙杨在 17 岁那年,一次心肌炎后就发现存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与感冒病毒感染损难过肌有关。 心肌缺血离我们并不遥远 据 2025 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估量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 2.9 亿,每 5 个成人中有 1 名患心血管病。而每 5 例死亡者中就有 2 例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缺血性心脏病(IHD)死亡上升所致。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简单地理解,就是心肌缺乏血液供应。冠状动脉是心脏的血液供应系统,健康人的冠脉管腔像是刚投入使用的下水管一样,管腔通畅,管壁没有狭窄。管壁没有狭窄,血液可以正常流动,从而满足心脏的供血需求。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等危险因素的产生,管腔逐渐出现杂物沉积,进而出现管腔狭窄、痉挛、堵塞等,开始出现阻碍心脏血液供应等情况,限制了心脏活动所需要的营养。”李荣说,这类似于堵塞的下水道,影响了下水道正常的排污排洪功能。 六个典型症状提示缺血缺氧 心脏血管狭窄、痉挛或堵塞后,心脏得不到正常的营养供应,心脏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可引发一系列的反应,会导致出现如下症状: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痛苦,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 3—5 分钟,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伴有大汗。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 3.饱餐、寒冷、饮酒后出现胸痛、胸闷。 4.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 5.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在上述情况下出现的胸闷、胸痛要警惕,这些都是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现。 除此之外,心肌缺血还有其他不典型症状,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4 个不典型症状: 1.突发的心动过缓、血压降低或晕厥。 2.无任何原因可解释的疲倦,精力不足。 3.无典型症状的患者仅感觉胃部不适、恶心,或者是牙痛、颈椎痛等。 4.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咽喉...